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历史文化时尚交融 运河边“灰”派建筑红了
2019年12月11日 02:35:4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蒋慎敏 通讯员 王佶敏 杨艳

  浙江在线12月11日讯 杭州各区的名字,大多“一目了然”。唯独拱墅这个名字,很难。

  拱墅这个词的形成倒和当下网民们所造的“喜大普奔”这种词的形成有点类似。

  拱,是指拱宸桥,墅,是指十里银湖墅。“拱宸”有拱手接驾之意。1631年,拱宸桥兴建,成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点的标志,康熙、乾隆南巡,皆沿运河至拱宸桥进入杭州;湖墅之名,则从自南宋起运河左右繁华密布的集市而来。字中看不到一点“水味”的拱墅一词,实则流淌着运河的芳韵,是千舻万舳的回响。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眉眼,运河就是杭州的血脉。把握着这条血脉脉搏的拱墅,其实一直是时尚的,是时代的缩影。

  时尚,用来形容人们记忆中充满铁与火、烟囱与工厂的那个拱墅?

  “2019拱墅精彩印记”第三篇,来看一个浪漫时尚的拱墅。

  拱墅有着天然的浪漫基因

  时尚、时代的气息一直贯穿在拱墅的基因里。原始先民们的栖息与繁衍,拱墅有。

  新石器时代末期,在上塘镇皋亭村水田畈一带就有人类活动,有肥沃的田野和密布的水网。

  封建王朝的商业和贸易的活跃,拱墅也有。

  自隋唐以来,拱墅就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繁华商埠。至南宋时,得益于便捷的运河水运,拱墅成为货物的集散地,从大关桥至米市巷,“百货辐辏,商贾云集,千舻万舳(zhú),往返不绝”,这里是名扬天下的“东南财赋之乡”。

  尤其是天下知名的粮仓——富义仓在这里,米市尤为发达,米市巷。

  苏东坡诗中有“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之句,当时拱墅一带著名的“江涨东市”和“江涨西市”便分布在大运河左右。白天,这里一派商贾云集、百货登市的繁荣景象,店铺遍布运河两岸。入夜,运河上渔火点点,还有“江桥渔火”之美名。

  到元代,“北关夜市”成为钱塘八景之一。明清时增设北新、夹城、德胜桥、卖鱼桥等集市,造就了蜚声海内外的“十里银湖墅”。

  从清末到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拱墅更有。

  浙江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便通往拱宸桥畔,并因此得名。拱宸桥西侧的通益公纱厂,是当时浙江省最知名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坐拥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墅,更聚集了杭州众多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从张小泉剪刀、杭一棉、杭丝联到半山发电厂、杭钢……成为杭州工业名副其实的摇篮。

  丰富的设计感点燃“灰”派建筑

  拱墅跟随时代的步伐还在继续。

  莫干山路817号,是杭州协联热电有限公司,老底子的杭州热电厂,这是国家1980年安排的十联片供热工程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最早建设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节能企业。

  1983年,150米高的大烟囱拔地而起。这是当时杭州的最高建筑,高度是六和塔的2.5倍,耸立了26年的大烟囱,也成为莫干山路的地标之一。

  随着拱墅区的转型升级,2009年6月29日,热电厂停工搬迁,烟囱不再冒烟。

  如今,围绕着这座大烟囱的,是今年9月正式竣工的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你也可以叫它另一个名字:烟囱广场。

  烟囱广场由三部分组成: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运河书房及拱墅区文化规划馆。

  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位于烟囱脚下,占地7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整体以“灰”为色系,不仅保留下工业遗存的韵味与简约的时代美感,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种灰色调很适合拍照。

  广场对面是大型商业综合体杭州大悦城,大烟囱脚下藏着杭州开心麻花剧场,大烟囱的内部被改建成有“环绕效果”的运河书房。每天晚上,烟囱顶部还有绚丽多彩的“时光塔”灯光秀表演……

  今后,这块区域将成为集商业购物、特色餐饮、戏剧演出、艺术展览、文化教育与培训等为一体的地标性文化综合体,吸引18-35岁新兴中产阶级的市场主力。

  运河两岸历史与文化再次沉淀

  正在再度时尚起来的,不仅是原热电厂的大烟囱。

  拱墅重点推进的“一址两街两园三馆两中心”十大文化项目建设,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一系列蕴含运河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民生项目,也正在运河沿岸兴起。

  同样兴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浙江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仓库所在地,一座远看类似运河上行驶商船的建筑正在接近完工。这是“两中心”的另一个中心项目,大运河文化时尚发布中心。建成后,运河畔将拥有一个面积达5666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的展厅,可举办大型金融、文创活动及产品发布会、时尚秀等活动。

  除了“两中心”,十大运河项目中,“一址”即半山历史文化遗址(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显宁寺、战国墓、水田畈),“两街”即祥符桥、运河湾历史文化街区,“两园”即大运河亚运公园、大运河中央公园(运河大剧院),“三馆”即民俗生活博物馆、文化规划馆、匠人馆,浓厚的工业色彩在蜕变,许许多多蕴含运河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民生项目,正兴起,带来看得到的未来。

  遐想未来,提起拱墅、提起运河,人们的第一感觉,或许就不再是沉闷和凝重,而是历史文化时尚的交融之地。

标签: 运河;时尚;文化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历史文化时尚交融 运河边“灰”派建筑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