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7日讯(记者 刘乐平 金梁 方臻子 蔡卡特)在与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爱祥正式见面前,记者与其助理边走边聊,被频频“惊到”:“订单太多,接不过来。”“我们没有淡季!”
兆丰机电作为一家年销售收入不过数亿元的制造企业,在民企强手如林的浙江似乎不起眼,但如果在浙江谈论智能制造,“兆丰”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企业之一。在2019年11月上旬召开的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上,“兆丰”作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发言。
从2015年的机器换人开始,到2019年启动5G赋能应用生产工艺,兆丰机电在一次次智慧转型中成长,愈发出落成孔爱祥心目中的样子——“小而美、小而强”。与孔爱祥谈论智能制造,你能触摸到一个奋斗者的激情和理想。
孔爱祥说,兆丰机电这些年的转型发展,想告诉大家的是,“小而美”一样可以托起高质量。
员工快乐指数
就是企业创新指数
记者:2019年,很多企业并不顺利,兆丰机电过得怎么样,年初设定的小目标是否实现?
孔爱祥:很欣慰,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也是制造业比较艰难的一年,我们还是完成了全年目标。从初步统计来看,销售提升了20%左右,利润也是两位数增长,当然具体数据要以上市公司年报为准。
但这一年确实不容易。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出口企业尤为如此。幸亏在两年前我们已经开始有所准备。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了负增长,不论是汽车配套市场,还是售后维修市场都是如此。而我们实现正增长,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我们走了一条与竞争对象不同的产品开发路线。
记者:作为企业掌门人,你最关注什么?
孔爱祥:我最关注的是3个数字:研发投入(新产品占有率)、人均产值和员工收入。
在3年至5年里,我们的新产品市场占比达到所有销售额的80%,这个新产品既有原始的创新产品,又包括既有产品的优化提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企业管理效率也很重要。2019年,“兆丰”的人均产值达到110万元,智能车间可以达到300万元。要达到这样的人均产值,企业整个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15%。另外,还有员工收入。我认为,员工的需求是企业的核心,只要员工在企业工作感受到快乐,实现自己的愿望,创新活力自然会得到迸发。我一直说,员工的快乐指数,就是企业的创新指数。
真正的创新者
都是不断寻求折腾
记者:数字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企业不讲智能化就好像自外于世界,智能化改造是所有制造企业的必经之路吗?
孔爱祥:前段时间,我去欧洲访问斯凯孚集团,高铁基础零部件的高速列车轴承就是他们做的。很多国外先进的轴承制造,并非我们想象的智能化设备制造出来的,而是一批工匠打造的。比如一家航空领域的轴承工厂,只有几十个工人,真的是匠心制造。
回到你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智能制造?我觉得其实未必。不过针对中国当下的现状,智能制造肯定是一条出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干简单重复的体力型工作,都喜欢从事智力型劳动。可以这么说,在国内,工匠培育在前些年是缺失的。制造业企业必须用机器去换人,实在是因为招不到人。
但是,智能制造并非每个领域都适合。所有的智能制造再柔性,也取代不了人。大批量生产,智能制造能够做得出来,但个性化产品,智能制造其实很难。所以,人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记者:“兆丰”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得比较早,你觉得企业什么时候适合去做智能化改造?
孔爱祥:我认为,80%的制造业企业都会走上智能化改造之路。目前,不少企业都是比较安逸的企业,当你意识到需要智能改造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创新,就是折腾。真正的创新者,都是不断寻求折腾,实在没人跟他折腾了,就自己跟自己竞争。2015年,兆丰机电开展机器换人非常成功,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和学习。但我们是越好越要折腾,还是自己折腾,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停过,天天和技术团队探讨怎么走好机器换人“最后一公里”,因为“最后一公里”是永远走不完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要做先进
找到当下的风口
记者:“兆丰”的智能化升级之路走了很多年,什么动力让你矢志不渝地推进智能化改造?
孔爱祥:我觉得第一就是,企业没有借款。如果是去银行借钱搞智能制造,我劝你别去做,因为银行的钱是要还的。创新这件事情,不是干了就有钱赚的,也有可能输掉的。我们没有银行贷款,这就是我创新的底气。
第二,我喜欢折腾。我喜欢在这个行业里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智能制造,人无我有,走在整个行业的前面。
第三,在创新过程中体会到收益。收益是做了才体会到的,在创新过程中看到了希望。比如我们在讲人均产值100多万元的时候,人家还只是50万元的水平,智能化改造让工程师取代了操作工,解决了招人难的问题。
记者:放眼整个行业,能把工厂改造成这么智能化的企业也不多,“智能驱动创新”,你们怎么做到的?
孔爱祥:智能制造其实是梦想和坚持的过程,梦想往往非常美好,但坚持是血和泪铸就的。我们认为,创新不是平平淡淡的,不是做做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有思想准备。
我认为,创新分为三类:先驱、先烈和先进。太早的创新,我们敬仰他,他们是先驱;过早的创新,我们崇拜他,他们是先烈。那么,我们要做先进,先进就是找到当下的风口,不仅政府支持,而且行业需要。
2015年我们机器换人的时候,我想把数据变成价值,但实在很难。从一台机器上把数据取出来要花两万元钱,而现在才两百元钱,因为技术解决了。当越来越多技术公司关注到这个领域,技术攻坚之后就变得成本很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创新机会就来了。
好企业不必大
活得更久才是关键
记者:你追求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
孔爱祥:你看我办公室座位后面这幅书法作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困难来临的时候,企业要有魄力,要胆大,日子好的时候,反而要战战兢兢。
我认为,企业活得更久才是关键,昙花一现的企业,对政府和社会都是负担。好的企业,未必是做得有多大,而是寿命有多长、行业中的地位有多高、能培育多少位工匠,以及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
“兆丰”的块头不是很大,企业人员数量没有变化,但研发人员在增长,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我经常去国外考察,德国的中小企业很多,个头不大,但都非常厉害,在行业里很有话语权,这就是我们说的“小而美、小而强”,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记者:对2020年的经济形势,你怎么看?
孔爱祥:随着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正在遭遇挑战,2020年,所有企业还会经历市场洗礼。前10年的红利是互联网带来的,但制造业没有实质性变化。后10年,我们将迎来新一轮工业革命,制造业会演化出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业态,这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你到底是革命者,还是被革命,现在谁都无法预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