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小区居民发现,杨梅山路的通行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以前因为杨梅山路上堵车,我们小区里面的车都要排长队,多的时候有二三十辆,从小区门口一直堵到小区地下车库门口,要等十来分钟才能开出去。现在杨梅山路通畅后,小区里最多也就五六辆车排队。”在和家园·紫园工作了两年的保安小徐说。
同时,路边乱停车等情况也大大改善。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智慧镇街——留下数字驾驶舱的应用。“智慧镇街其实是城市大脑建设中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给镇街装上‘智慧大脑’,小镇居民也能直接‘触摸’城市大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留下数字驾驶舱的运营方,银江股份副总裁张文广说。
线上管控+线下优化 小区道路通行速度提升70%
阮哲晨是银江股份负责留下数字驾驶舱的产品经理。他告诉记者,杨梅山路沿线,包括和家园、栖岚院、黄龙和山、求是里等小区在内,一共有5500多户居民、2万多居住人口。而杨梅山路是出入这些小区的唯一通道。
“这些小区登记在册的车辆有1.2万辆左右,但小区里的停车位只能满足六七成的停车需求。”阮哲晨介绍说。虽然周边有的停车场可以办理包月,但许多车主贪图方便,都把车停在马路两边,占用了非机动车道,杨梅山路显得更加窄小、拥挤。
去年9月份,留下数字驾驶舱项目启动以来,学校、交警、城管、物业等部门联动,通过线上管控和线下调整、优化,杨梅山路的交通通行情况大幅改善,拥堵指数从2.65下降到1.74,下降了34.7%;平均车速从12.56公里/小时提升至21.47公里/小时,提升70.9%。平均通行时间由16分30秒减少至9分40秒,节省6分50秒。
“线上我们利用摄像头采集车流量的数据,包括周边停车场的停车数据,并引入了交警部门周边路况的数据,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大数据信号配时技术等,实现了红绿灯的自动化调配。线下,我们设置了停车诱导牌、出行诱导牌,比如,在杨梅山路外围的留和路、留泗路口,我们就设置了交通诱导牌,提醒车辆非必要不走杨梅山路;在杨梅山路接近屏基山路口,停车诱导牌会提醒哪里可以停车、停车位数量等。”阮哲晨说。
以前,沿线车辆违停要靠交警现场执法。由于执法力量有限,往往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现在通过增加监控设备,既解放了交警的人手,又大大提升了效果。通过数字驾驶舱的大数据分析,早晚高峰时段,交警部门还将求是和家园小学门口的人行道划出一部分做非机动车道,避免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加剧拥堵。另外还增设了一个红绿灯和一个临时信号灯;上学时段,小学除正大门开放外,北门也同时开放,对人流、车流进行分流。
镇街装上“智慧大脑” 提升居民幸福感
实际上,交通优化只是智慧镇街中城市治理的一部分。“留下街道地域狭长,东部以产业经济为特色,中部突出城市治理,西部则主要是森林防火和留学生管理。智慧镇街建成后,所有这些管理信息汇总成数据+视频,最终以一张图的形式在数字驾驶舱内体现出来,也就是全域管理一张图,管理效率大大提升。”阮哲晨说。
留下街道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短缺,通过机器换人,也就是AI视频分析,能精准识别占道经营、游商、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辆违停、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骑车带人、偷倒垃圾、人群异常等情况,目前共有20多种识别场景,并自动推送到执法终端。“最终做到从线下执法到线上执法,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阮哲晨表示。
“银江镇街大脑是城市大脑之下的平台,以指挥中心为核心,由智慧党建、智慧执法、智慧经济、智慧管控、智慧民生、智慧安监等六大模块及N个智慧子场景应用组成,也就是‘1+6+N’,最终达到优政、兴业、惠民的目的。”张文广介绍说。
如通过三墩数字驾驶舱民生直达平台,三墩镇上线的12项政策共实现72个审批流程、36件纸质材料、105天等待时间通通归零,为社工平均每天节约了3个小时的时间。通过数字驾驶舱的数据分析,三墩镇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未来将依托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两所知名高校,将三墩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三墩镇产学研中心也已正式挂牌成立。
在萧山区前进街道,前进街道数字驾驶舱的勤务监管子系统,实现了对综合网格人员的排班、日常巡查线路、巡查区域、巡查时间的设定,指挥中心人员可以对全街道网格巡查队员的勤务计划以及巡查运行结果进行监管。
从城市大脑到镇街大脑 银江股份助力基层治理
作为国内最早的城市大脑运营服务商之一,银江股份为何要布局镇街大脑、运营镇街级数字驾驶舱?
张文广表示,智慧镇街其实是城市大脑建设中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没有镇街大脑,城市大脑就不完整,甚至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因为城市大脑的数据都要通过镇街级大脑的数据汇总以及各个条线部门的数据汇总而来。”另外,智慧镇街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只有加强镇街基层治理,社会才能真正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去年,银江股份在西湖区三墩镇的“镇街大脑”示范项目——“三墩数字驾驶舱”取得成功后,社会反响良好,对镇街大脑的需求量也很大。今年,银江股份计划在各地复制20个镇街大脑,加快推进基层治理。
除了城市大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银江股份还在布局城市大脑的“神经末梢”——智慧社区(未来社区),为小区居民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预计今年四五月份,首个智慧社区就能正式上线。
当然,在镇街大脑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痛点、难点。“从技术上来讲,银江股份拥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推进镇街大脑没有问题。但镇街大脑光是完成线上的设计、布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线下运作机制的重构和创新。”张文广说。就像留下街道杨梅山路的交通优化,除了线上对交通信号的优化以及道路监控,还需要线下增设红绿灯、诱导牌,进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流。
“线下运作机制的重构,牵涉到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的人力不够,有的财力欠缺,这些都会影响到镇街大脑推进的进度。”张文广说。另外,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有的数据没有真正打通,也会影响镇街大脑的实际效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