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卖鱼桥小学徐旭华老师给学生上《党的知识》课,讲解党风建设之路
杭州市文渊小学党总支书记沈金荣为学生讲红军长征的故事。
杭州市树人小学开展“党的知识进校园,红色力量入童心”主题活动,少先队员向队旗敬礼。
不久前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提醒预备上课的音乐已经响起,一个小男生却在校门口徘徊不前……
值日老师吴丹娜注意到了他,“怎么还不进来?快上课了。”
小男生不自觉地摸了一下脖子:“老师,我……我忘带红领巾了。”
吴老师安慰道:“学校有红领巾流动站,我陪你去借一条,今天先戴着。”
小男生还是没动。
“你担心没戴红领巾,会给班里扣分?”吴老师弯下腰问。
“不是怕扣分。”小男生摇摇头,一脸自责,“我是少先队员,红领巾应该每天戴的……”
吴老师有些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和骄傲:在孩子们的心中,红领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平常的教育心血没有白费……
在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的失物招领处,等待小主人来认领的东西五花八门:课本、文具、衣服……不过,多年来蝉联“最容易丢的东西”排行榜前三名的一直是:铅笔、橡皮和红领巾。在校门口文具小店,红领巾也一直是“必备单品”。许多家长给孩子买红领巾,都是成打地买。
现在的失物招领处,红领巾越来越少出现了。学校大队部做了估算,今年以来,每周丢失在校园的红领巾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这样明显的变化也令老师们十分惊喜,连 “红领巾流动站”现在来借红领巾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
“过去,一些孩子把红领巾当作和铅笔、橡皮一样的学习用品。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中,红领巾本来的意义和作用往往被忽略了。我们这些年在思政教育中,特别注重发挥好红领巾这一孩子身边教育载体的价值功能。”卖鱼桥小学校长罗才军说。
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上,罗才军和同事们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
3月1日,卖小全体同学穿着校服,集聚操场上举行“童心向党,麦苗向阳”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全校师生共同回顾:百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能走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让同学们深受震撼。
全体少先队员将红领巾高举过头顶,合唱歌曲《我有一颗爱党的心》:“……没有您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您又哪来红领巾,当要奋发图强精益求精,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一刻,小小的红领巾铺满了孩子的天空。
这一庄严的仪式,让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小小红领巾蕴含的光荣和责任。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少先队员一定要爱惜它,为它争光。”卖鱼桥小学303班学生方哲说。
这份光荣和责任,代代相传。
卖鱼桥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一节毕业必修课是和一年级新生的入队课一起上的——六年级少先队员代表组成红领巾宣讲团,到一年级各班去宣讲少先队的故事,讲红领巾的来历……
当讲到红领巾的象征意义时,会讲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听到小英雄牺牲时,一年级孩子常常已是眼含泪花。
讲完课后,大哥哥大姐姐给一年级的小同学系上崭新的红领巾。
“红领巾就像是接力棒,传递的是红色基因、家国情怀。”队课负责人周李萍老师说。
和卖鱼桥小学一样,这样的红色接力和传递,在拱墅区的每一所中小学都在进行。
“孩子们一年级上了少先队的队课后,到二年级音乐课学唱《共产儿童团歌》时,他们会唱得特别带劲。”文渊小学廖雯翔老师说。
前段时间,廖老师给五年级学生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还让他们听了歌曲《雨花石》。她告诉孩子们:革命烈士就好比一颗颗雨花石,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抗日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小小的一颗……
一名平时挺调皮的男孩唱完就哭了:“我要是生活在王二小那个时代,肯定没他那么勇敢。我要向他学习。”
在对红领巾有了更深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后,再戴上红领巾,孩子们心中彷佛种下了一颗会发光的种子。
3月13日(周六)下午,运河畔的紫荆公园,一群志愿者在捡垃圾,其中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格外醒目。他叫王博,是行知中学初一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起,王博就加入志愿者队伍,两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做了80多个小时志愿者服务。每次参加活动,王博都会戴上红领巾。“因为我觉得,少先队员是一件光荣的事!”王博说。
2020年1月31日,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正紧张的时候,这天晚上7点左右,一位小男孩来到浙大一院急诊室,放下一个信封,敬了少先队队礼就跑了。
护士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有1000元钱,还有一封感谢信:“亲爱的医生、护士们,看你们每天奔走在疫情的前线上,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份力,这些钱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希望你们能收下。”
这一幕被急诊室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了下来。医护人员为了能跟这个小男孩说声“谢谢”,请钱江晚报帮忙寻人。报道发表后,很快就找到了视频中的“敬礼男孩”——当时还在杭州北秀小学读六年级的刘显凡。
北秀小学校长范晓红告诉记者,刘显凡是学校的大队长,一家来自黑龙江,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饭店,他捐的是自己的压岁钱。虽然视频里戴着口罩,她还是通过那个熟悉的敬礼动作认出了自己的学生。“那是标准的队礼,少先队员向最尊敬的人致敬的最高礼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