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一司机走贵州高速被吓出恐高症”的新闻冲上热搜。59岁的货车司机毛某,从广东出发拉铝材至重庆,途经贵州蓉遵高速时,他看见前方弯曲的高架桥与地面的高落差,顿感身体不适,头晕眼花,手脚发软,再也不敢往前开了,只好靠边停车报警求助,“桥梁太高了,我恐高,不敢开”。
看到这个新闻,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说了自己的各种恐高经历:
“我每次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时,当飞机飞出跑道那一刻,心就一直悬着,同时还要安慰同样恐高的同伴,直到安全着陆为止。”
“那年到香港海洋公园体验‘极速之旅’,才发觉自己有恐高症。跳楼机缓慢上升,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到达顶点后急速下降时,我感觉心脏已跑到喉咙口,呼吸暂停,手脚发麻,悬空下坠。直觉告诉我,我命不久矣。好在体验时间短暂,一会儿就返回了人间,从此心里有了磨灭不了的恐惧。”
……
人为什么会恐高?恐高是病吗?恐高有没有办法可以克服?今天都市快报邀请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林铮、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张海生副主任医师来说说。
货车司机突发“恐高”
或许是急性惊恐发作
货车司机说自己无法继续开车是因为“恐高”,但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林铮分析认为,根据新闻来看,司机毛某的情况不能单纯归为恐高症发作。
如果是严重的恐高症,是有预见性的,会有意识地事先避免开车去“高处”。即使真的恐高,也不至于在高速上开车时,突然出现这种无法开车的状态。
“毛某当时内心的恐惧程度远远超过了现实的危险,其实他人在密闭的车厢,会减少恐高对心理的影响,不至于那么恐慌。但是,他自己无法克服,把过度的恐惧释放出来,带来严重的植物神经紊乱,出现了手脚发软、无法动弹的情况,甚至有濒死感。所以我判断,毛某很大程度上是急性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发作的一种表现。”林铮主任说,“急性惊恐发作可以不需要明显的原因或特殊情境刺激,也有人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作,比如司机毛某可能就是受到恐高场景的刺激。”
林铮主任说,急性惊恐在急诊中会遇到多一些。“这些患者发作时,心脏狂跳、呼吸紧促,症状看起来很重,但各项检查的指标往往又正常,在排除心脏病和其它危及生命的疾病情况下,需要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胆小就会恐高吗?
恐高和恐高症,是不是一回事?
那么,人为什么会恐高?胆小就会恐高吗?恐高和恐高症是不是一回事?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张海生副主任医师说,恐高,更多地来自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本能。当人处在一定高度时,面临可能对自己造成危险的事物,会有种本能的害怕,想要主动规避危险保护自己,从而停下脚步或后退,属于一种保护性反射。
这里,我们可以来看一个著名的“视崖”(视觉悬崖)实验。实验由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目的是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发展水平。实验装置是一张高1.2米供婴儿爬行的桌子,顶部有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用红白相间格子布覆盖(浅滩),而另一半用同样图案的格子布铺在桌下的地板上,造成视觉上的悬崖(深渊)。
研究人员把6-14个月大的婴儿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实验证明,即使玻璃的另一边有自己的母亲在召唤,出生6个月左右的婴儿也会拒绝爬向“悬崖”。也就是说,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具有深度视觉,人们对高度的恐惧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而胆小,和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交障碍,做事情容易畏缩;脸皮薄,不敢大声说话;遇到不熟悉的人容易羞怯等等。所以,胆小和恐高并没有绝对联系。
至于恐高症,张海生医生说是一种特殊的恐惧症,常以过分地、不合理地惧怕高度或高处环境为主要表现。恐高症人群恐高往往不是因为高度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有流调显示,大约2%-5%的人患有恐高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经常自责且痛苦
这可能不仅仅是害怕“高”,还是种疾病
“走玻璃栈道心惊胆战”“不敢坐摩天轮”,很多网友留言说的这种情况到底是“恐高”还是“恐高症”?
张海生医生说,界定恐高症,主要有三个标准。
第一,身体症状。在高处或幻想自己处在高处时,恐高症患者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头晕恶心、手心出汗、双腿发软,甚至感觉失去平衡感等症状。
第二,主动回避行为。对客观事物或环境,产生与实际危险不相符的恐惧和紧张,并刻意回避。比如高层住宅的阳台,其实非常安全,恐高症患者往往不敢靠近。再比如高空玻璃栈道,50%-80%的人站在上面确实会有恐高反应,但大脑会告诉他们这是安全的,就能克服恐慌情绪。而恐高症人群,除了回避,甚至会出现“担心控制不住自己会跳下去的冲动”的强迫意向。
第三,社会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生活。他们会对高处的日常生活场景忧心忡忡,还经常自责胆小,并且感到痛苦。
“当然,最终会根据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恐高症。”张海生医生说。
因为怕高不敢过钱塘江
萧山男子无奈放弃工作
整整9年没到过杭州主城区
对于恐高症,林铮主任也特别强调了这点——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也无法控制,以致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恐高因恐惧程度不同,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频谱。轻微的恐高每个人都会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害怕。恐高时,如果自己能把问题想明白,告诉自己其实不危险、很安全,能把注意力转移掉就是正常的。”
“而恐高症是一种病态,患者会把恐高的感觉无限放大,甚至被恐惧淹没,严重的会自我束缚,不敢坐观光电梯,不敢开车上桥、不敢到高层商场购物,不敢和朋友去爬山等等。即便只是想一下登高的场景,或是听到与‘高’有关的词语,也害怕不已,这种病态的就需要治疗。”
林铮主任曾经诊治过一位因为怕高而不敢开车过钱塘江的男病人。
病人姓吴,住在萧山,工作单位在杭州。近20年前,因为没有过江隧道,萧山到杭州主城区的唯一路径就是过桥。
有一天,吴先生开车过江,看到桥与江面的落差,忽然认为桥面会塌陷,自己会掉下去,产生手脚发软、胸闷心慌等不适,到了办公室依然惊魂不定。每开一次,情况严重一次,再后来,恐惧感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只能辞去工作。
当时,杭州的三甲医院主要分布在杭州主城区,要他自己开车过江来看病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也不敢坐别人的车,只能在当地医院寻求治疗。然而几年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
直到2013年,随着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落成,整整9年不敢过江的吴先生赶紧上医院挂了精神科林铮主任的专家号,想请他给自己看看。经过一系列检查,林铮主任诊断吴先生是恐高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双管齐下,吴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不再对开车过江等高处场景产生恐慌。
恐高症和哪些因素有关?
张海生医生指出,恐惧症患者都有明确的恐惧对象,恐高症就是会对和“高”有关的东西产生持续、过度的恐惧心理。除了本能反应,和遗传因素、天生的焦虑体质、个性基础、心理因素,以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事件有关。
“人脑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组织。对恐高症患者来说,就是‘恐惧中心’。恐高症患者可能在幼年时看到有人从高处坠下,或者自己爬高时摔下,这些场景造成了大脑对‘高’有不愉快的体验或可怕的记忆,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所以,当患者接触高的物体和场景时,会立刻做出情感反应,这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思考,而是大脑神经直接形成了条件反射,激发出焦虑反应。”
此外,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恐高与过高估计垂直方向的距离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组认为,恐高的人对于垂直方向的距离明显估计过高,与实际距离有偏差,而且距离判断的偏差越大,恐高感就越强烈。站在30米高的楼顶,恐高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判断所在位置远比30米高,进而对这一情形产生正常的害怕感。
恐高可以克服吗?
可以!不要回避,逐步适应
恐高有没有办法克服?恐高症要不要治?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张海生医生给出“不回避,慢慢暴露适应”的方法。
“临床门诊中,因恐高就诊的人并不多,因为避开恐惧对象,对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小。如果要克服,就不要去回避恐惧对象,慢慢适应。”
“但恐高症不同,是病态,需要治疗。”张海生医生说,“治疗恐惧症,临床上用得比较多的是‘系统脱敏疗法’。”
张海生医生解释,对恐高症患者来说,系统脱敏疗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恐高症的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这个方法是分阶段的,比较缓和,让患者对外界的高度刺激有个逐步耐受的过程。
还有一种是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就是让患者直接进入最使他恐惧的高处环境,不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迅速矫正患者对高度刺激的错误认识,达到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目的。其中,又分实景暴露和想象暴露,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开展了VR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当然,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方案。
另外就是药物治疗,一些特殊职业的需要,比如“蜘蛛人”,本身如果恐高,那么在上岗前服用抗焦虑的药物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待一次次适应后,因为工作的规律性和熟悉性,再上到一定高度,也就不认为是外在威胁,不会再出现不适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