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今早杭州这一幕要火:6000只煎包1500杯豆浆,大姐的爱心早餐连续送了4年
2021年10月14日 07:59:30 来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冯晨晨

  今天(10月14日)重阳佳节。

  早上4点多,60来岁的杭州人潘爱婷和两名员工,忙活起来:和面、拌肉馅、煮茶叶蛋、磨豆浆、包小馄饨……

  待一切就绪后,指针已指向6点,城市也苏醒了。

  十几平方米的店铺,飘满浓浓的杭州风味:煎包煎饺、葱油拌面、豆腐脑、小馄饨、豆浆稀饭……

  每年的这个时候,老人们过节,小店备货都特别精心、充足。

微信图片_20211013185336.jpg

  前几天,潘爱婷就把300张早餐券,送到九莲社区办公室。希望社区分发到小区的老人们手中。

  早餐券里,包含一份煎包(5只),一杯热豆浆。如果当天豆浆卖完或是老人不爱喝豆浆,可以换成白粥、黑米粥、豆腐脑。

  “请收下,祝我们小区的老人们重阳节快乐,个个身体健康!”她说。

  这也是社区第4年收到的爱心委托,对于潘爱婷,社区再熟悉不过了,她是居民、是商家、更是志愿者……

微信图片_20211013185330.jpg

  问起连续数年送早餐券的初心,潘大姐有些腼腆:“我们社区一直很关心关爱老人,我也是尽自己的力量献一点爱心,让老人们在重阳节开心开心,顺便还能给我们店提提意见。” 

  潘大姐是地地道道杭州人,以前在一家单位做销售。单位在九莲社区分了房,她一住就是30几年。1997年退休后,热心肠的她闲不住,主动向社区申请,当起了楼道长。

  开早餐店也是一种巧合。

  “当时和邻居们聊天中,经常谈起周边的中式早点太少了,老年人吃不惯,我就琢磨着,要不自个儿开个早餐店,让老人们能吃得落胃。”

  于是,4年前,潘大姐在文三路342号,开起了早餐店,取名“何太急鲜肉生煎”。

  店里人气最旺的就是煎包和煎饺。

  “东西要好吃,首先食材要新鲜,我用的是后腿全精肉,加上一定比例的膘油,还有调料配方,具体的比例不能说,这是我的秘诀。”潘大姐笑眯眯地说。

  还有老年人喜欢口感软的,所以用发醇的面团做煎包。年轻人喜欢有嚼劲的,我就用不发醇的面团做煎饺。

  趁着热乎气儿,咬上一口,里面的汤汁不少呢。不仅社区居民来吃,不少周边的小白领也专门过来吃。 

  那一天能卖多少只呢?

  潘大姐也没计算过,只记得每天要用20斤面粉,20斤肉。

  店里的1个大锅,3个小锅,满满当当放上煎包煎饺,能有280只。

  “看着他们爱吃,我就高兴!”潘爱婷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有一个姑娘大老远地从采荷开车过来,美滋滋品尝完,还打包了不少回去,说要分享给朋友。

微信图片_20211013185325.jpg

  “真的很好吃的,我女儿住在滨江,每次我要过去,她就让我打包30只,我都是拿着保温桶过来装的。”居民刘秋月阿姨不住地夸道,阿潘人很好的,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给社区老人送早餐券。去年因为疫情中断了一年,今年大家又拿到券了,真的很感动。

  “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心意很浓。阿潘还是我们社区巡逻队的志愿者,店里不忙的时候,她就穿着红马甲在平安巡逻。”

  没卖完的食物怎么办?

  晚上8点左右,店内开始收拾歇业,阿潘总会将食物送给环卫工人。

  点滴的善意和举动,温暖着周边的人。

  这么一家小小店铺,在四年里(去年因为疫情暂停了一次)共送出了6000只煎包,1500杯热豆浆。 


标签: 豆浆;大姐;社区;老人;早餐店;面团;豆腐脑;杭州人;志愿者;馄饨 责任编辑: 江小来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2110/W020211014287664807096.png

今早杭州这一幕要火:6000只煎包1500杯豆浆,大姐的爱心早餐连续送了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