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3日讯 在金华历代曾经有过的“东阳”“金华”“婺州”几个地名中,历来以“金华”之名最得人喜爱。自南朝梁或陈时把它作为“金华郡”的名称以来,沿用一千五六百年。到明清时更是府县同名,深入人心。
那么,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对命名原因结论不同的两种府志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因城北的北山又名“金华山”而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南朝梁代的一部诗集《玉台新咏》的序中有“金星与婺女争华”这样的句子而得。前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山为名”派,后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序为名”派,历来都有争论。比如本地的两本古代方志,明代的《成化金华府志》与清代的《康熙金华府志》对此的解说就完全不同。《成化金华府志》:“梁武帝改东阳为金华郡,盖以山名之也!”金华县条目:“隋开皇九年置婺州,改长山(县)为金华县,因金华即长山之别名也。”《康熙金华府志》里,“梁武帝改置金华郡”下还用小注特地说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两种说法让人莫衷一是!
那么,到底哪一种比较符合历史的真相呢?本文试作分析。
越早的时候越偏向“以山为名”
首先,我们通过翻检历代以来的各种史地图籍,初步得出结论如下:
最早记录“金华”之名的《隋书·地理志》,虽然透露了早在南朝时就已存在过一个“金华郡”的信息,但对郡名的命名原因没有明确说明。
现存最早解释“金华”得名原因的史籍,是成书于唐代中晚期的《元和郡县图志》。由于历史上以“金华”之名为县的时期,大大超过了以“金华”之名为郡或府的时期,所以,《元和郡县图志》以及以后的史书大多把这个信息记录在“金华县”的条目下。原文写道:“其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长山是指金华北山在汉魏六朝以来的旧名。
此后五代人编的《旧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观点,其“江南东道婺州金华县”条下注:“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
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引古籍《名山略记》云:“有长山在东北,县因之为名,隋改长山为金华,按金华即长山别名,今为金华县焉!”又说:“长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金华山,即黄初平初起遇道士教以仙方处。”又引一种不知具体的《郡国志》说:“郡国志云金华县因山为名,城南临溪水。”历来以它的记载最为详细明了。
接着,同一时期另一本著名的史地著作《舆地广记》金华县条也说:“或曰长山,赤松子采药此山,因以为名。”
从这些记录看,越早的时候大家越对“金华”以山为名这个问题没有疑问,一致公认。但这里我们还是要提出一个问题,早期的时候这些史料针对的都是“金华县”,而金华县的旧名“长山”来自于北山本来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些说法也可以被视作只是以前观点的简单继承。而后来南朝梁陈新设“金华郡”有没有别的因素考虑,就搞不清楚了。
“因序为名”的观点虽然出现较晚,但都有意识地针对郡名
引南朝徐陵写的《玉台新咏》的序来解释“金华”之名的,现存最早史料是《方舆胜览》,该书由南宋末年理宗时人祝穆编写,也是一部著名的史地图籍,这回他说的不止是县了,“郡名金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
不知是否属他创论,此后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广泛认同。
元代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沿革栏,郡名金华条目下注:“玉台新咏序“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几乎照抄祝穆的书。
明代《寰宇通志》解释郡名“金华”时也说“梁名。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它和人家不同,特意指出这是一个梁代起的郡名,命名原因是《玉台新咏》的序。
这些资料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虽然年代上后出,貌似采信度不高,但都有意识地针对郡名,而不是县名来阐述,因此也能给人一种他们在当时是否掌握有梁代命名依据的怀疑。
“以山为名”比较接近历史真相
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不难,首先要明确,在产生以“金华”为名的郡或县时,它们的依据———“金华山”之名或者《玉台新咏》的诗集是否都已经存在?
经查,“金华山”之名历史果然非常悠久。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里已有“金华山”之名,记录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然而,更第一手的资料还来自于当时隐居北山的刘孝标写的《东阳金华山栖志》。
《山栖志》里提到“金华”之名的共有三处:“爰洎二毛,得居岳穴,所居东阳郡金华山。”“金华山,古马鞍山也。蕴灵藏圣,列名仙牒。”“金华之首,有紫岩山,山色红紫,因此为称。”可见,当时除一般人所熟知的“长山”之名外,“金华山”之名大家也不陌生。
而《玉台新咏》的成书,具体年代其实有多种说法,只知道编撰者徐陵生存的年代为南朝的梁陈之间,而根据《隋书·地理志》的说法,最初的“金华郡”即在这一历史时期设立。两者虽貌似时间也有重叠的可能,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一个问题:今日我们视《玉台新咏》为中国古典文学里的“重器”,可在当时其实却属于一个“现代”的作品。那么它在分量上是否能够达到以资借鉴的标准呢?
所以,从历史的真相来看,也许“因山为名”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不过,文学作品在意境上的开拓,显然比单纯地指山川为名有内涵多了。毕竟这一句“金星与婺女争华”,把“金华”与“婺州”两个地名都包括进去了,并形象地简化为“金婺争华”,是对金华地名文化的进一笔发展。没有比这更巧妙的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用《玉台新咏》的序来解释“金华”,主要跟金华的另一个名称“婺州”有关。关于“婺州”之名的原因,《元和郡县图志》第一个指出“盖取其地位天文婺女之分野”,这个“以星为名”的说法,历代以来得到了各种“国志”“方志”的一致继承,从无人表示怀疑。
“金华”两字的原意是什么
那么,“金华”两个字的本义是什么?我们可以再看《山栖志》。刘孝标还提到“左元放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左元放即东汉末年著名炼丹道士左慈,在正史《后汉书·方术》中有传,和汉末三国的实力人物曹操、刘表、孙策都有交集,也是《三国演义》故事中的神奇人物。根据文中所记,金华山适宜炼丹是当时道教丹鼎派的共识。那么仅从字面分析,“金华”大概也就是炼丹术语无疑。
更有意思的是,南朝人郑缉之的《东阳记》中,曾经记录了另一座“金华山”。《东阳记》是现存最早描绘金华地貌与风土的古籍,实际是金华最早的地方志。原文:“仙都山孤石撑云,高六百余丈,世传轩辕游此飞升,辙迹尚存。石顶有湖生莲花,尝有一瓣飘落至东阳境,于是山名金华。”“花”与“华”古时同训。它说在缙云的仙都山上有个湖,湖里长满了莲花,其中有一片莲花随风吹落以后,忽忽悠悠被吹到了金华境内,然后,不知是指花开之地的山,还是花落之地的山就被命名为“金华”。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东阳记》原书早佚,现存一种本子乃清末永康胡宗楙从各类古籍中摘抄集录的,原文存《雍正处州府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