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这个村支书 有点“酷”
2016年10月22日 09:49:55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邵佩玲 报道组 朱舒蔚

  戴着牛仔帽,骑着三轮摩托车,在村里的小路上穿来穿去,听起来是件很拉风的事,可对于浦江县郑宅镇后溪村的村支书郑贤庆来说,这是工作,左脚打着石膏包着纱布,车上还得装上自己的“家伙”———双拐。“摩托车能到的地方开摩托车,不能到的,就得靠这对拐杖了。”郑贤庆在8月份浦江县“最佳美丽村”评比中,搬运建筑物料砸到了脚,出行不便,但是他依旧每天去村里六七个小时,所以不得不这么“拉风”。

  谨记家训,一切为村民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是郑贤庆的家训,在21年的村支书岗位上,他严格地按照家训做事做人。

  后溪村位于郑宅镇镇区范围内,拥有1500多人,面积大,户数多,老房子多,乱堆乱放的情况严重。去年上半年,被评为浦江县的十差村。今年7月份开始,以郑贤庆为核心的村两委痛定思痛,决定改变,摘掉十差村这顶帽子,整个村启动整改工作。

  “第一步就得将村里那些违建的房子拆除,需要与村民不停地沟通。”郑贤庆说,全村有40户村民家中有违建房子,在下发通知后,他跟村两委一户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希望大家支持,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其中有几处违建已经有20多年了,都是村民们主动拆除的,谢谢村民对我工作支持。”郑贤庆笑着说。

  郑贤庆本身就是搞建筑的,在拆除违建后,他跟村两委商量后,将后溪村定位为:与江南第一家接轨,打造白墙、黑瓦、青石板、石子路的江南风味村落。郑贤庆说:“我们村到江南第一家300米不到,要与江南第一家形成统一的风格,你看,在花坛的修建上,我们运用了条石,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

  郑贤庆说,自己懂建筑,村里的路怎么做、房子怎么建怎么修、花坛如何修等,所有的一切都在他脑子里,每天他都必须去村里,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才回家,90%的时间在村里。

  经过几个月的整治,如今,沿着后溪村村中蜿蜒石子路,两旁老房简朴柔美,新房窗明几净。厅堂里红灯笼高高挂起,马头,屋檐,雕刻栩栩如生。更有不得不说的一户一景,房前屋后花坛,拱桥,后大溪穿流而过,并设起桌椅,成了村民休憩的绝佳之地。

  如今的后溪村是郑贤庆想也不想到的,他说:“村民们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支持、赞扬,从一个脏乱差的村到白墙黑瓦的江南风味小村,在工作中,我时刻谨记我的家训,严格要求自己,这其中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拉风”背后有故事

  9月27日,8月“最佳美丽村”评比结果出来后,后溪村以高分获得“最佳美丽村”称号。在村民们为获得荣誉欢呼时,郑贤庆却躺在医院里。

  原来9月22日那一天,也是8月“最佳美丽村”评比的前一天,已是深夜,后溪村依然是灯火通明。郑贤庆带领着村两委、全体党员50多人正在村里做最后的冲刺:清扫地面、清除死角、整理杂物等。

  当大家清理得差不多时,郑贤庆接到村民反映,在一处池塘边,有一堆条石堆放着,影响美观。接到电话后,郑贤庆带着铲车过去清理,在搬运过程中,一根重达175公斤的条石料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左脚背上,当场血流不止,脚肿得跟馒头一样,起初他还觉得是小伤,不搭界的,在村民们强烈要求下,这才去了医院检查。经过医生诊断,郑贤庆的脚背三根骨头断了,医生要求他静养3个月,不能下地。

  第二天,村民们得知郑贤庆住院,去医院看他,他还笑着说:“脚伤不要紧的,村里建设重要。”在医院里,郑贤庆根本闲不住,他不放心村里的整治工作。从早上6点就开始给村干部打电话,安排工作。

  10月4日,郑贤庆出院回家,第一时间,他就带着双拐去村里看整治工作了,村民们看到他,都劝他多休息,不要这么拼,但郑贤庆只是笑笑,拄着双拐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一位村民看他拄着双拐走路吃力,就将自己的三轮摩托车借给郑贤庆,让他下村时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样的“拉风”场景,他开着三轮摩托从村口转到村尾,将不足或者需要整改的地方指出来,督促工作人员改进。

  “有了三轮摩托车方便很多,每天可以六七个小时在村里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我们村才能圆满完成整治工作,那时我们后溪村不要太漂亮啊。”在村口正在施工的村标前,郑贤庆坐在三轮摩托车上开心地说。

标签: 村支书;浦江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