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随着义乌江进入枯水期,有市民在部分河段的江底发现了成片共享单车,它们夹杂着淤泥东倒西歪地躺着,这一幕让市民直呼心疼。
“围城”乱象频发
接到情况反映后,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急联系该市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前往打捞。随着50余辆单车浮出水面,共享单车如何管理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一边是方便快捷,一边是各种乱象。”义乌市民陈先生说,他对共享单车也抱着十分矛盾的态度。共享单车的出现,为破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如今只要天气好的时候,他都会选择坐公交车出行,然后再骑一辆共享单车抵达最终目的地。然而,他也经常看到共享单车随处乱停放,有时车辆层层摆放,占据了大半个人行道;有些车辆整齐摆放却直接挤占了盲道,行人也只能从单车丛中侧身通过。
目前,义乌主要有哈罗(hello bike)、摩拜(mobike)、ofo小黄车三家单车企业,投放单车总数近13万辆。然而,因单车频频堵塞人行道、挤占机动车道、霸占小区公共空间等,引发了破坏公共秩序、影响市容市貌、阻碍正常通行等系列问题,让不少享受着共享单车便利的市民连呼头疼。
实施“红黑榜”考核
“我们召集了3家企业负责人探讨常态化管理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业务科科长余文俊介绍,为规范义乌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根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义乌制定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考核办法(试行)》,已于1月5日正式实行。
根据该考核办法,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实行“红黑榜”考核制度。通过执法部门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单车企业进行扣分制考核,对不合格企业“亮红牌”。考核内容分为企业运营模块与路面检查模块,是否有专职运维团队、是否及时维护等内容都纳入考核范围,考核不达标的,将受到每条0.5分到10分不等的扣分。每月考核分数低于80分的企业,其管理示范区乱停车辆由行政执法局直接进行暂扣处理;每月考核分数低于70分的企业,其管理示范区内所有车辆由行政执法局直接进行清理;1个月考核分数低于60分的企业给予红牌警告,连续两个月考核分数低于60分的企业将退出义乌市场。
与此同时,义乌创建严管示范区,打造规范停车 “样本”。细心的市民发现,在义乌万达广场与义乌之心周边,多了几块共享单车停车引导牌。“这是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刚设立的文明停车示范区,通过‘圈地’的方式引导市民有序停车。”义乌在绣湖区块、篁园区块、宾王区块、工商学院区块、万达广场区块、福田金融商贸区块、北苑乐购区块等主城区范围划定7个区块为严管示范区,由运营企业负责网格化管理,并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明文规定。例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应有序停放在非机动车专用停放点(含电子围栏、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内;不得随意停放、超量超范围停放;不得占用盲道、绿化带等市政公用设施或影响行人通行;不得随意堆放、丢弃损坏;企业运维人员应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企业运维人员接到通知后,须在15分钟内处置并反馈整改情况。
诚信建设促长效管理
“守信激励,条条道路通;失信惩戒,处处‘拦路虎’,将共享单车的管理纳入信用体系,让信用‘身份证’成为义乌市民的通行证,是探索共享单车长效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余文俊说。
1月9日,在该市举行的 “诚信日”活动上,哈罗、摩拜、ofo三家单车企业与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义乌市信用办共同签订共享单车领域联合奖惩合作协议,标志着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和市民的使用正式接轨诚信体系。根据联合奖惩合作协议,相关部门将根据共享单车运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共享单车用户的使用情况,对守信主体实施联合激励,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针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管理是否尽责、处置是否到位等问题都将纳入信用“身份证”,成为能否在义乌“立足”的标准。根据失信惩戒规定,共享单车企业未履行管理职责、未按要求提供服务造成城市管理混乱等行为将纳入企业信用体系,不良行为将被定期曝光。
对每位普通市民来说,今后使用单车也不能再“任性”,违反交规、违规停放、破坏绿化、损坏盗窃车辆等违法或重点不文明行为都将纳入信用记录,与个人信用分挂钩,成为信用“通行证”上的污点。换言之,个人的不规范骑行及使用行为将扣除个人信用分,从而影响个人录用、贷款等多方面利益。当然,根据守信激励原则,如果是信用良好的市民,也将享受优待,例如信用分在110分以上的市民可享受单车免押金出行或享受骑行折扣优惠。
根据实施计划,2月底前,该市行政执法部门将完成相关管理制度及扣分标准的制定,3月底前将与市信用办实现数据对接并启动实施,跨部门推进联合奖惩,这也意味着,义乌信用出行时代将全面来临。
余文俊说,接下来将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社会共治、推广应用电子围栏技术等智慧治理手段几方面入手,加强企业规范管理与市民文明使用,让“文明骑行、规范停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