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4月10日讯(记者 唐宇昕)这几日,一则公告引起关注:4月10日,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对位于新区明丽街、履湖街交界区块以及希望路、王里源路交界区块的5宗工业标准地以税收竞价的方式进行公开招商。
特别的是,除了环境指标、产能指标等,这5宗用地设置了亩均税收起始价,税收出价最高的为竞得者。“标准地”不是新鲜事,但以税收竞价进行招商,并不常见。新区在全市首推竞税收标准地,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标准在先 监管在后
两项扩展 项目“明白进门”
昨天,在新区各“标准地”工地,工程机械紧张作业,建设热火朝天。“标准地”的推出,使企业项目审批加倍提速。
所谓“标准地”,就是对每一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进行明确,带地一起出让。这就意味着企业在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拿到“标准地”,经相关部门“一窗受理”后,就可以直接开工建设,不再经过各类审批。
新区加快“标准地”改革,目前已推出6宗用地,而接下来,将开启“标准地”改革新模式。
记者从新区有关部门了解到,《金义都市新区“标准地”实施方案》和《金义都市新区“标准地”实施细则》已下发,引进培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引领。围绕“定标准、定地价、竞税收”的原则,新区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用地出让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以往,“标准地”采取净地出让+承诺制+代办制的方式进行,而此次新区改革扩展了两项新内容,分别是竞税招商和依约监管,再添“双轮驱动”。
同一厂区内,将厂房分割出租或转租,形成“厂中厂”,在新区,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又或者是企业把工业用地拍走,但亩产税收跟不上,部门监管难。新区“标准地”改革突出结果,“标准”在先,从源头上消除了项目不实、多变等问题;监管在后,强化部门责任,监管更加规范。达不到约定的亩均税收,有关部门将依约管理。
税收“明码标价”,项目“明白进门”,在“标准地”里算好“亩均账”,今后税收考评作用明显,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更加明晰。
根据“标准地”出让管理实施细则,企业应履行按期开竣工责任、按期投产责任、按约缴纳税收责任。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投产后,每5年为一个周期,其间项目亩均税收由新区投资促进局和税务部门认定后,视履约情况逐年退还税收保证金。企业投资项目按约定完成各项约定指标,也有奖励。
抬高门槛 减少审批
五个创新 实现“企业零跑”
“标准地”竞税收改革,是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举措、提升土地资源效用的新抓手,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据介绍,改革将创新五大内容:
首先是创新用地标准,提高入园门槛。根据产业准入、功能划区和相关区域评价要求,结合新区实际,建立“标准地”指导性控制指标,并突出“亩均税收”指标,同时设置研发、人才、品牌、科技竞争、知识产权等“软指标”。
其次是创新择优方式,提高土地效益。深化“亩产论英雄”,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租制管理,探索企业在线下公开竞拍亩均税收方式。
其三是创新操作流程,强化实施效果。建立“标准地”出让联审制度,设定“标准地”地块经济技术指标、亩均税收、规划指标、土地价格、能耗指标、环境指标和建设标准,将其纳入承诺制,作为土地利用履约考核的依据。实行地块定标、按标出让、承诺许可、按标实施、对标验收。
其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履约保障。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标准地”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等监管机制,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的联动协同监管体系。实行有奖有罚、奖惩并行的奖惩制度,按照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闭合管理。
其五是创新服务方式。建立“标准地”项目前期辅导服务机制,确保“净地出让”,实现项目精准落地。按照“最多80天”要求,做好企业“一对一”代办服务,实现企业“零跑”。
目前,新区已成立“标准地”出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标准地”出让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指导建立监督和监管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负责统筹推进项目用地“标准地”出让相关工作。
以“标准地”破题,新区将着力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提高亩产效益,进一步优化新区营商环境,为产业转型升级吹响集结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