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浙中好山水 文学百花园”
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在磐安举行
2019年05月14日 11:02:16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日报 盛游 琚红征

  金华日报5月14日讯 5月10—12日,名家走进大盘山暨第四届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在磐安举行。张抗抗、叶廷芳、居吉荣、韩小蕙、汪兆骞等文学和建筑界名家,用两天时间行走于磐安的山水和古建,结合自身经历及专长,为当地文化发展献智献策。

  一场“行走的研讨会”

  “建筑与文学”研讨会,是由一批全国知名建筑界和文学界专家自发组成考察团,赴各地开展关于人的生存空间和环境等主题的考察研究活动。在磐安,考察团成员先后走进大盘山博物馆、梓誉古民居群、乌石村管头、玉山古茶场、灵江源、孔氏家庙等地,着实是一场“行走的研讨会”。

  考察团中,许多成员是第一次来到磐安。这座山城的历史积淀和非遗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来到乌石村管头,放眼望去皆是乌石建筑。在一面乌石墙下,张抗抗留影纪念,她说:“每块石头都有着不一样的形状和纹理,能够拼砌成一堵堵墙、一间间屋室,这取用之间,便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这个建筑太重要了!”在双溪乡梓誉村的蔡氏宗祠,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李志荣连声感叹,拿着手机不停拍照。

  蔡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占地463平方米,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门楼、天井、前厅、穿堂及二小天井、后堂,组成一“工”字形,在古建筑中这类建筑被称为“工”字厅。1997年8月,蔡氏宗祠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内,从一块朱熹题赠的“理学名宗”匾额开始,考察团了解了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后裔在梓誉生活繁衍的历史。“村史馆就安在老房子里,小小的一个村庄都有这样的文化积淀,可见南方的人文底蕴之深。”张抗抗说。

  两天的行程下来,考察团接触了磐安垒土成墙的黄泥房、堆石而成的乌石屋,历经多次损毁重建的孔氏家庙、见证古代茶市交易的茶场古庙……这些事物,或原始、或精致,或古朴、或恢宏,蕴藏了磐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沉淀了磐安文化的精髓和底蕴。

  好山好水好印象

  “刚到磐安时,我感觉有些‘醉氧’。”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杂志社副主编、《文学故事报》主编汪兆骞说,当地的好山好水给他留下了好印象,因为在他的观念中,认定一个地方首先就要看环境。

  这个环境,是自然环境,更是人文环境。汪兆骞最近新出了书——《文学即人学》,提倡文学应是一种常识,不需复杂化。比如,自然环境与人发生关联后,就可以称之为文化。和此次活动“建筑与文学”的主题相对应,他举了一个例子。“红楼梦书中的第十六和十七回,记载了大观园的建造史,这就是建筑与文学的结合。”

  从这个例子回到现实,汪兆骞称赞了乌石村管头的古建筑修旧如旧、不“做作”,同时提出需要系统搜集整理地方古建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的建议。“我们称古村落是‘凝固的诗歌’,游客来到这里看得见、摸得着老房子,它们是怎么来的、哪些人曾居住于此、屋宇内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还需要有一本册子或是资料详细地告诉我们,让凝固的历史流动起来。”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拍下这里的山野。”曾获“三毛散文奖”的青年散文家周华诚说,和磐安初次见面,他心底迸出了一个字:“鲜”。

  他说,这里的自然生态很“鲜”,磐安特色的食物和药材都给人富有生命力的感觉。其次是生活状态鲜活,各景区、古村落、文保单位等都有当地人居住。“未来,直接带着地气的生活方式和事物会更加珍贵,磐安不缺。”

  周华诚目前除了写作,也参与图书出版、文创等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写作是追求,后者是营生,磐安和他的追求相契合,是一个可以充分激发创作欲望的地方。

  这条“河”流过磐安

  第一次来磐安,张抗抗留下了“安如磐石”的印象。

  她说,在这份“安如磐石”当中,透出的是安稳和坚固的气质。当地人经时光打磨延续下来的生活节奏,是岁月静好的安稳;经久不衰的非遗文化、传承千年的美德和古建,又显得异常坚固,不断孕育出新的生机。

  “最近我完成了一部创作历时10多年的长篇小说,才有空闲出来走走。来到这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环境,吸收了许多新鲜事物。”张抗抗说,磐安在古建开放利用方面,没有把旅游当成陈列品,比如乌石村管头的房子,有村民住着,留存着当地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旅游与生活的关联。外地客人过来体验的民宿,不再是一个空壳,而是一种交集。

  今年,张抗抗还要出一本书,叫《南方北方》。她把自己比作“一条流动的河”,一条贯穿南北、将各地文化自然融合的“河”。如今“河”流过磐安,张抗抗对文学赋能有自己的理解:“对一个地方而言,本土作者因为长久扎根,不仅有当地的语言特点,更熟悉发生在本地的人和事,应该把这些故事讲出去,增添读者对磐安的新认识。”

  此行,张抗抗送给磐安10个字——浙中好山水,文学百花园。她说,文化产出对于考察团这样的“外来客”,更多时候出于一种自然、缘分,在今后的创作当中,磐安或许会是下一个灵感。

标签: 磐安;建筑;文学;研讨会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