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探索医养结合打造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超67%
2019年06月13日 10:18:41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日报 吴骞

  金华日报6月13日讯(记者 吴骞)6月12日下午,金华市老年保健护理院。

  88岁的叶莉馨午睡后,像往常一样坐在椅子上看新闻。不知不觉间,她在这里已经度过了19年,在安养天年的同时,可以说亲身体验了金华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带来的福利。

  本周为全国首个老年健康宣传周,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金华人口老龄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6.19万人,占总人口的21.69%,失能、半失能老人为8.3万人。近年来,全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医养结合服务,逐步形成了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在护理院一住就是19年

  在叶莉馨眼里,市老年保健护理院就是她的家。

  曾经,老人的身体,在单位同事间是出了名的差,心脏病、胃病、高血压……一身毛病的她常年往医院跑,退休生活都过得不安稳。丈夫去世后,老人住在了小女儿家里。但她总觉得,女儿自己还有孩子要照顾,负担很重,能不能有个地方,既可以养老又方便看病。2001年,市第二医院创办老年保健护理院,老人听说后,觉得很合心意,当年便住了进去。而这一住,就是整整19年。

  因为基础疾病多,身子弱,老人住在护理院的头些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因胃病发作一度病危,躺在床上几乎不能动弹,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但这里的医护人员换着法子给她补充营养,哪怕吃一口两口也好。就这样,她的胃口慢慢好了起来,吃得也多了起来。

  “要是没有这么热心、耐心的医护人员,我想我很难度过那一关。”在老人心里,已经把他们当成了真正的家人,逢年过节都愿意待在护理院里,很少回家。倒不是儿女不孝顺,是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有这些医护人员陪着,让人很安心。

  这些年来,她生活得很充实,上午到院子里走走,下午看看报纸,晚上看新闻联播,每天过得规律。前段时间,她去参加家中晚辈的婚礼,多年未见的老同事见到她,都觉得惊喜,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反而越变越好。

  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她身边的“邻居”每年都在增多,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到医养结合服务的好处。

  记者了解到,市老年保健护理院创办初期,只有60张床位,之后10年时间历经三次扩建。到如今,所有老人均已搬进新大楼,床位增加到360张。距离新大楼不远,又有一幢病房楼正在改建,将作为市老年保健护理院的新病区,建成后将能满足更多老人对医养结合的需求。

  “三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

  市老年保健护理院的成长与发展,正是金华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缩影。

  市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金华采取“三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医中有养:金华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依托综合性医院的医疗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设立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医养结合”老年病区或养老机构。

  当前,市老年保健护理院、金华康复医院、金华众康康复医院、金东区慈济老年康复医院、金东金三角医院、金华开发区银湖护理院、武义康宁医院、永康普济护理院、永康瑞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均已开展医养服务。

  ●养中有医:在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限制,设立医务室不需审批,只需备案。对条件具备的养老机构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机构等,简化相关审批和办事程序。如金东悦年怡养护理院、兰溪康体中心、东阳市喜洋洋康乐中心、东阳市南市养老中心、义乌市怡乐新村等医养结合机构,设有内科、普外科、中医科、药剂、检验、放射等临床科室,本身具备医疗资质,也有一批专业医护人员,可以为入住老年人开展诊疗、常规检查、康复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服务。

  此外,金华还在条件成熟、床位数比较多的养老机构,逐步引入民营资本设立医疗机构或组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室)等形式开展医养服务,并将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到现在,全市已有23%的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

  ●医养签约: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为依托,就近与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签约合作,采取定人、定时、定点“三定”服务方式,开展经常性、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了解到,金东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与当地敬老院签订医养合作协议。浦江县,在45个居家养老中心建立“快乐老家”医疗服务点,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成效正在显现。

  多种健康服务并举显成效

  据悉,近年来,金华还通过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家庭病床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等多种健康服务并举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

  如今,全市有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18家公立医院、15家民营医院开设了康复床位。在各家医院,对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预约、转诊等就医便利服务。

  金华出台的《金华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试行)》,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符合条件患者提供建床、查床、护理等医疗服务,建床费、巡诊费和治疗费纳入医保政策,并在金东区澧浦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家庭病床试点。

  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每月还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并通过开展健康体检,为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就在本周,市卫健委在市区举办了金华市2019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健康宣传品、举办健康图板展、开展义诊活动等形式,对老年人群体进行健康指导,反响强烈。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医疗和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总计23628张,实现每百名老人有护理床位2.2张。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7%以上。金东区更是成为省级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县(市、区)之一。今年,这些数据还将持续提升,给全市老年人带来更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老年人;养老机构;护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金华探索医养结合打造健康养老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