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村的垃圾分类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去宣传,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普通老百姓是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7月30日,站在美丽的端头村荷花亭旁,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裘立华说。
当天,新华社垃圾分类融媒体中英文直播活动走进永康市舟山镇端岩村端头自然村,对这个“人均日产垃圾仅38克”的“网红村”来了一次全球直播。
3年来,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端头村干成了一件令人惊叹的大事:通过垃圾分类,这个145户、401人的村庄,日均外运垃圾量不超过15公斤。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垃圾。“垃圾分类难在源头分拣,难在习惯保持。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紧扣一个‘细’字做文章。”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
垃圾分类,习惯很重要。如何培养村民垃圾分类的习惯?端头村给每家每户分发了黑、白、蓝三色垃圾袋,对应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垃圾袋上都有每户人家的编号,哪户人家垃圾分得好不好,一查便知。
垃圾分了类,回收分拣如何做?端头村先让有害垃圾进超市。从2018年开始,端头村开超市的村民应菊群领到一项特殊任务——回收废弃电池、电灯泡等。村民只要将家中用过的电池、灯泡等有害垃圾拿到超市,就可兑换一袋食用盐。到月底,村两委会从小超市回购这些有害垃圾,再进行统一处理。
其他垃圾如何处理?垃圾资源回收站进行二次分拣。当天,在端头村资源回收站,两名专职分拣员项爱银和俞爱飞摊开每个塑料袋,快速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纸盒投入高价值纸类的回收桶;塑料杯放进低价值塑料的桶内;卫生纸则装入可焚烧垃圾桶内……
一个普通香烟壳,在俞爱飞手里,被分成了3种资源:最外层,低价值塑料;香烟壳,低价值纸类;最里层的锡箔纸,单独存放。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分拣完毕,她们还要检查一遍,看看谁家没分到位,随后在登记表里打上优、良、合格、不合格的评价。
俞海说,垃圾分类,美化环境是目的,发展美丽经济是根本。现在,由村民投资入股建设的村旅游文化综合大楼已建成,除了民宿和会务接待,还将设立“垃圾分类大学堂”,把垃圾分类推广出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