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 “浙”里旺 2020年,全省共有各类商品市场3342个,全年交易额2.12万亿元。其中,十亿级市场253个,百亿级市场34个,千亿级市场2个。
对外贸易 “浙”边强 2020年,全省进出口总值3.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6%。其中,出口2.52万亿元,增长9.1%;进口8627.9亿元,增长11.2%。
义乌国际商贸城全景。 拍友 龚献明 摄 浙报制图:戚建卫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2006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义乌调研时强调了“两只手”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必须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在法治轨道上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真正回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本职上来。多年来,义乌坚持党政有为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稳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成就了今天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2020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29.5亿元,较上年增长5.4%。“世界超市”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提振着市场的信心。为促进市场繁荣,应对挑战,义乌从开市之初就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内容涵盖拓展产业链、推动贸易线上线下融合等多个方面。
市场与政府配合默契,共同提升了义乌对抗危机的“免疫力”,也使得义乌一次次在搏击商海风浪中名扬四海。
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政有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不断地创新机制、扩大优势——这正是义乌不断创造传奇的奥秘。
一切从市场出发
手机一架,档口变成直播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云交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来的海外需求锐减,经营户都在变换销售、经营模式,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据卫浴产品经销商刘军明透露,通过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疫情期间店铺有八成生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实际上,小商品市场建立后的30多年里,不断有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等多种挑战和冲击,但义乌始终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比如2003年,因为非典疫情,内销市场受挫,他们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契机,投身世界经济大循环;比如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收缩的冲击,他们抓住“贸易便利化”这一市场内生需求,大胆改革国际贸易体制,探索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转危为机的关键,不仅有市场主体的“冲锋陷阵”,也有“政府之手”的“保驾护航”。
国际商贸城复市后,义乌组建了44个小组,分赴全国20余个省(区、市),用专车接送、路费报销等政策,吸引国内采购商到义乌“淘货”,还实地考察当地可加深合作的二级市场,通过品牌授权等形式,让“义乌好货”走出去。
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义乌推出20项干货满满的繁荣市场措施,内容涵盖拓展上游产业链、强化境外采购商招引和服务、开拓内贸销售市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市场贸易展示外延、完善贸易配套服务等8个方面,一手稳外贸订单,一手拓国内销售网络。2020年,义乌外贸出口同比增长4.8%,以内贸为主的快递业务量达到71亿余件。
搭建平台激发活力
日前,义乌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以前办理出口备案最少也要十几天,现在十几分钟就办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市场主体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海关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为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2020年起,义乌全面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对全市范围内518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改革实施后,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证照分离”改革,只是义乌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们咬定市场不放松,做到尊重群众首创,但决不袖手旁观;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决不放任自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觉性,提振市场发展的活力。
“义乌正在努力为全球创业者搭建平台,从而让更多创业者到义乌成为市场主体,让更多市场主体拥有平台和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义乌市委主要负责人说。如今,义乌每年吸引50万名外商入境,有超过1.5万名外商常驻,是全国县域范围内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的地区。
长袖善舞勇担当
在“世界小商品之都”,政府的“有形之手”长袖善舞,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断破除体制机制藩篱,为中外客商牵线搭桥,不断创造奇迹。
为了让“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组货、主体多元”的小商品顺利出口,义乌在全国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过出口货物监管方式创新,解决了出口小商品通关手续繁琐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为小商品打开了远渡重洋之门。
沿着建设敢于改革、勇于担当的“创新政府”这一路径,义乌加快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小商品出口打造全面开放的综合平台。义乌的“陆港新区”应运而生,集跨境电商、智能仓储、国内物流、快递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空港物流等功能于一体;2020年1月1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正式实施,为义乌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松绑”,为开展国际贸易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一趟班列,连接“一带一路”;一个货柜,就是一个“洋超市”;一台展会,就能对接全国采购商……义乌市政府搭建的一系列开放平台,为境外中小企业的品牌商品进入中国打开低成本、高效率的大门。市场与政府的“携手”,不仅为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货,还帮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售货。
一个开放发展的制度环境,一张开放共享的贸易网络,政府和市场“两手”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义乌正与全球深度融合,继续书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传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