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一户一卡”智慧账户管理 收运车辆装载GPS定位
金义新区构建垃圾分类数智治理全闭环
2021年06月10日 09:30:29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倪国栋

  夜幕降临,璀璨的城市灯火次第点亮,白天安静的金义新区多湖街道蓝天嘉苑小区热闹起来。

  小区北门矗立着整洁的生活垃圾数智回收站,当居民于爱勤走近时,回收站前一块小显示屏亮起,确认她为小区业主,自动打开四只垃圾桶,并给收到的垃圾打分。

  “今天‘考’了97分。”现场,每当有业主投放垃圾,回收站就会报出分数,于爱勤的“成绩”在其中并不差。可她仍不满意,“我分得很仔细,就是想拿满分,毕竟这是新时尚……”

  事实上,于爱勤等人所感受到的“新时尚”背后,有着一篇深远的“数字”文章。近年来,金义新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信息化改革,通过“一户一卡”智慧账户管理、为收运车辆装载GPS定位、数字称重系统等,形成数智治理全闭环。目前,该区已有15个类似的生活垃圾数智回收站,计划今年建设至70个,实现城区小区全覆盖。

  那么,这张“数智网”如何织就?能发挥什么作用?连日来,记者走进金义新区“垃圾分类数智网”,探寻其中奥妙。

  “数智大脑”初长成

  从“1.0”到“4.0”

  打开电脑,鼠标点点,就能轻松掌握任一时间点、某一区域内的垃圾分类情况。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

  这正是金义新区监管垃圾分类源头情况的日常场景,通过建设生活垃圾数智回收站得以实现。不过,这些回收站目前还处于试点运行阶段,只布点在多湖街道和东孝街道6个封闭式小区,共15个。

  “6月1日,全区15个点位上午垃圾投放总量926次,投放正确率93.82%”“蓝天嘉苑小区,3月1日至5月31日,总投放次数5261次,投放垃圾总量5.88吨,投放正确率97.3%”……6月1日,记者走进金义新区垃圾分类办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打开“生活垃圾投放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大屏幕上的“数智大脑”,各类有关垃圾分类的数据图表翔实可查、明白可视。

  “生活垃圾数智回收站相当于‘千里眼’,实时将数据上传至平台存档、分类、呈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做到对垃圾分类源头的精细管理。”金义新区垃圾分类办负责人傅得余告诉记者,金义新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后,开始探索长效常态化管理之路。以往,为了掌握全区面上的情况,只能用一双“脚板”走到各个点位上检查,既费时费力不说,也得不到满意的监管效果。“这种无须人力投入、24小时‘在线’的管理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被动局面。”

  独木不成荫,树多方成林。垃圾分类数智治理的性质,决定了其要想发挥作用,势必要建设更多“点”,方可形成“网”。

  如何织就这张“网”,金义新区走出一条探索之路——引入第三方平台,试点先行,实践检验,在“版本迭代”中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数智治理水平。

  在垃圾源头监管方面,金义新区围绕垃圾回收站做文章,前后升级了四个版本。“1.0版仅含基础场地功能,2.0版做了安装摄像头等硬件方面提升,3.0版侧重将回收站打造成居民身边的‘文化景观’,这个版本也是垃圾分类首次开始数字化相关的尝试。”多湖街道垃圾分类办负责人钱潮辉介绍,去年1月,该街道东华家园小区就为居民配了“积分卡”,居民通过垃圾分类可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奖品。

  今年3月,“4.0版”正式在蓝天嘉苑小区建成使用。与前代不同的是,“4.0版”搭上了“网”,与指挥中心相连,搭建起数据库并拥有一个跨屏操作系统,相当于成了一个有记忆、能分析、可互动的“数智大脑”。

  “数据库、跨屏操作系统是‘4.0版’的核心。”金义新区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郭佳纯介绍,今年以来,该区已先后在6个小区全覆盖式部署该系统。数据库以居民户为单位,实行“一户一卡”,通过回收站记录每户垃圾分类相关数据。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个人账户,在手机“小屏”上查询垃圾分类评分、各类垃圾倾倒量等详细的信息,还能通过“小屏”进行录入户成员“刷脸”数据、意见反馈等操作。而在物业、社区、街道以及区层面,则可通过电脑“大屏”,根据各级管理层不同的权限,查看有关数据情况,并进行任务流转、联合行动等操作。

  此外,在垃圾中端运输和终端处理方面,金义新区也分别配套了数智管理手段,如为垃圾清运车装上定位系统,将全区242个垃圾回收站地理坐标录入,从而实现对清运路线的监管。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从群众“找茬”到群众满意

  建好容易用好难。如何把版本迭代对居民带来的不便降到最小,让更多人用习惯“数智网”?

  郭佳纯认为“用户需求”很重要。“要把‘人’放在中心,把垃圾分类这一件事办好、办细、办舒心。”她表示,新工具、新平台、数据处理、计算能力……都应该围绕问题和效应转,解决问题越多,数智治理平台价值就越高。因此,要倾听群众意见,不断完善。

  在“一户一卡”推广过程中,有居民质疑,生活垃圾数智回收站是否太“高大上”,老年群体使用会不会不方便?区垃圾分类办便从优化服务和拓展渠道方式上优化,与物业联合将“刷脸录入”指导和“垃圾分类卡”送到家门口,并做好工作宣传。此外,还与第三方平台沟通,最终确定“刷脸+刷卡+扫二维码”的形式,满足了多方需求,最大限度纳入用户。在金瓯佳苑小区,66岁的潘冬兰告诉记者,起初她担心新的回收站太复杂,现在则已适应“刷脸”,老伴对这些“高科技”用得也挺顺手。

  在实际运行中,有居民反映,机器评分不准确。区垃圾分类办立即跟进,通过优化算法,提升用户满意度。还有居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区垃圾分类办便公布数据库情况和数据保密制度,阐明所有数据不涉及个人,且与征信并无挂钩,但会用于积分兑换、荣誉表扬等,彻底打消了居民的疑虑。

  注重“用户需求”的态度还体现在回收站的设计细节中。纵观15个回收站,均干净整洁,配色鲜明清爽,占地面积不大,处处彰显实用主义。方寸之地,LED照明灯、温馨提示语、垫脚台、洗手台等一应俱全,既为居民提供方便,也改变了人们对垃圾回收站的固有印象,对垃圾分类感到亲切起来。

  “我们还在探索,准备将源头监管、中端清运和终端处理三个独立的平台进行融合,打造垃圾分类数智治理‘驾驶舱’,形成高效的工作闭环。”郭佳纯介绍,金义新区将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巡检队伍,开展日常巡查、信息采集、问题传送、处置整改等全过程监管。该数智治理系统还将实时纳入综合执法数字化指挥平台,借力数字智控,倒查垃圾分类投放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线上巡检与线下执法实时联动,以垃圾分类智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标签: 金华;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jhnews/202106/W020210610342273979417.png

金义新区构建垃圾分类数智治理全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