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芝英:千年古镇的共富之路
2021年12月01日 16:14:50 来源: 金华日报

  芝英镇被誉为“中国祠堂古镇、江南百工之乡”,拥有近百座应氏祠堂,是永康“五金之乡”发祥地。今年2月,该镇获批列入首批11个浙江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名单,成为金华首个试点。

  芝英镇党委书记陈新智表示,该镇以此为契机,谋定而后动,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美丽乡村”示范镇、永康工业强镇等底蕴优势,汇聚红色力量,统筹推进基层党建、环境整治、住房安居、经济建设、古城重塑等民生事业,力争通过3至5年试点,将芝英打造成产业繁荣、文化兴盛、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千年古城、五金之源、祠都芝英”,争当共同富裕的先行样本。

  立足规划引领

  强化遗存保护

  “芝英大,祠堂多”,芝英古祠堂群落构成世所罕见的祠群文化。据统计,目前该镇老集镇范围内有应氏祠堂百余座,现存较完整的有52座。除此之外,水系、街巷格局保存完好,保留有众多宗祠、民居、商业店铺、池塘、古桥、古井、道观等,历史遗存丰富。

  芝英镇在分析古城发展定位后,已形成千年古城复兴建设初步构想,统筹谋划古祠堂、古民居、古街等古迹遗存重建项目,尤其注重挖掘古建筑和文物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推进物化、活化,打造属于芝英地域特色的IP集群,建设具有宗祠文化的千年古城。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近3.2亿元,积极开展古祠名居修复、古道路面恢复、古街立面改造、古塘水系修复联通、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累计修缮古祠14幢、古民居15幢,恢复石板路面1.5万平方米,改造古街立面4条。

  深挖文化内涵

  激发古城活力

  公元325年,东晋镇南大将军应詹在芝英建村,初名官田,约在明永乐年间更名为芝英,已有近1700年。

  在陈新智看来,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既是文化复兴的标杆,也是特色产业的标杆,更是百姓宜居的标杆。为此芝英镇坚持深挖文化内涵,以历史为蕴、古城为形、文化为神、旅游为心,响应“打造一批浙江文化标识”号召,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出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中国旅游风情小镇。

  在以文化为内核驱动的总体规划框架下,着力完善交通物流、医疗卫生、智慧养老、文体教育、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提升古城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和公共服务优势,加快推动传统五金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特色产业竞争优势。

  立足工业强镇

  提升古城“外驱动力”

  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才能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路基。芝英镇是工业强镇,更是永康五金产业发源地,全镇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12家、双百企业10家。过去5年,芝英镇累计实现规上工业生产总值329.5亿元、规上新产品产值121.9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31亿元,涌现出天行集团、天河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以有色金属加工、杯业、滑板车、衡器、锅具为主的新五金产业基地。

  为不断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芝英镇成立工业经济工作专班,建立专班会商制,通过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把脉芝英镇经济发展及工作完成情况;建立部门联合走访制,由镇班子领导带队,联合市场监管、税务、供电等多部门问诊,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传达上级精神和近期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并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网上展销会,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同时,建立目标任务分解制,将项目谋划、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工作细分落实到人,全面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陈新智说,芝英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挖全镇工业潜力,瞄准数字化改革机遇,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工业与古城融合,以工业强镇支撑千年古城,驱动千年古城高质量复兴。

标签: 芝英;金华;共富 责任编辑: 徐茜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芝英:千年古镇的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