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嘉兴全面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工作
2016年10月14日 04:19:38 来源: 钱江晚报

  浙江在线嘉兴10月14日讯(钱江晚报记者/章鸣泽 宣应)“创建省食品安全市县绝不是为了多争一块牌子,多得一份荣誉,而是要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让创建过程真正成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人民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这是嘉兴市副市长祝亚伟在全市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据了解,嘉兴此次的创建工作,目标是通过2-3年的努力,使我市和下辖各县(市、区)全部达到省级食品安全市县的创建标准,为接下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嘉兴应该如何创建食品安全市县?需要达到哪些标准?从哪些方面展开?要做到何种程度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全面启动创建

  此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县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海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人员组建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食安办,由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根良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了创建工作督考制度,由市创建办根据创建要求,采取明查暗访、工作例会、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各地工作进展,并将创建工作列入每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对创建工作落实不力的相关单位进行约谈,强化行政责任落实。

  “正如祝亚伟副市长说的,创建工作不是为了争牌子、争荣誉,而是要以开展食品安全市县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督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倒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治理,逐步建立起‘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根良介绍道。

  据了解,通过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我市要实现三大主要目标。首先是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近3年内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其次是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监管所需的人、财、物投入,健全食品安全财政保障机制;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有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等。同时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要得到群众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满意,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68%以上。


  坚决执法 打造监管智慧化平台

  “从历年食品农产品抽检情况看,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农兽药残留、微生物超标、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等,问题主要出在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环节。管不好源头,食品安全就没有保障,创建工作也不可能成功。”市场监管局食品综合协调与督查处处长计伟介绍道,市农经和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强化源头治理意识,粮食、水果、蔬菜要从田间地头抓起,肉、蛋、奶、水产品要从种苗饲料抓起,食品加工要从添加剂和生产环境抓起,切断有害物质进入餐桌的链条,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

  “创建食品安全市县,要从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抓起,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不含糊、不手软,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这是祝亚伟副市长提出的要求。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重点区域整治,加大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业的监管力度,重点整治制售假冒侵权食品、销售过期或变质食品、集贸市场和小摊点食品来源不明等问题,坚决遏制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强化重点品种整治,对粮食、果蔬、肉蛋、食用油、大桶水等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对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公众关注的重点食品,将经常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产品依法查封销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加强智慧监管网建设,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的重要支撑,也是食品安全市的重点测评指标。“我市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虽然农经、卫计、质监、市场监管、检验检疫等部门都各自建有信息平台,但风险分级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效能的提升。所以我们也在研究加快构建监管智慧化平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依托现有的技术资源,争取把平台先建起来,逐步再完善行政许可、监管执法、公共服务等功能,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综合处副处长董跃杰说道。


  打造无缝隙、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体系

  嘉兴市食安办有关人员表示,接下来全市将会强化日常监管执法,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力度;出台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在食用农产品种养、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建立高效的抽检信息通报、问题隐患报告和处置机制等。同时还会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将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实验室、仪器设施、人员配备到位,要求具备对当地主要食品种类、重要食品安全项目的检验及快检能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广泛推广应用电子监管、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抓食品安全首先要从企业抓起,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在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避免以罚代管,这样才能引导企业真正做到严格自律。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哪个环节发现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进而倒逼生产经营者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对上游供货、下游经销严格审查把关,形成层层追溯、相互监督的机制。监管部门还将建立起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不法生产经营者,依法公开其违法信息,使其“一处失信、寸步难行”,情节严重的要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 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风尚。

  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靠监管部门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管好的,因此需要搭建好社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管的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和舆论环境。将食品安全纳入公民法制普及、科普常识、职业技能和学生课堂教育,促进健康理性消费,提高公众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能力;同时组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志愿者、义工等公益性服务队伍,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王根良局长说道。


标签: 食品安全;嘉兴市;抽检 责任编辑: 吴佳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