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筑基:“软硬兼施”补齐海盐教育“短板”
2018年07月19日 08:24:55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富玲燕 丁 辉

  【分镜头】

  “农村娃”迎来新学堂

  200米标准塑胶跑道、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室、篮球场、美术室、游泳池,一应俱全……走进新建成的元通小学,看到如此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很难相信这是海盐县的一所农村学校。

  据悉,目前该学校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今年9月元通小学的师生就可以搬进新学校上课了,这里可容纳36个班级、1400余名学生。元通小学的迁建,是海盐对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盐着力在义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全方位补齐义务教育的“短板”。

  【大特写】

  “软硬兼施”补齐“短板”

  新校区选址重建、旧校区扩展延伸、教学楼粉刷翻新、塑胶跑道浇筑修复……这几年,海盐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均衡配置的校舍、设备等资源,令农村孩子享受着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

  县教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海盐对教育的投入强度。2016年,我县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1.66亿元,2017年完成投入1.46亿元,2018年预计完成投入2.18亿元。3年5.3亿元“砸向”教育基础设施,对县域经济来说,可谓是“大手笔”。

  记者了解到,3年来,我县一大批学校迁建、重建、扩建项目全面铺开。滨海小学迁建工程、向阳小学迁建工程、石泉小学重建工程、石泉中学重建工程、西塘桥小学改扩建工程、行知小学迁建工程、官堂小学迁建工程、元济高级中学扩建工程、城南幼儿园新建工程等已经完工,焕然一新的校园已投入使用。今年暑假过后,向阳小学北校区、元通小学新校区也将投入使用。另外,实验幼儿园百可园区扩建工程,海盐高级中学修缮工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悉,近年来海盐在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还不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在学校教育管理、教学应用、家校沟通等方面进行软件开发与应用,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海盐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除了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我们还引入了教育信息化工程,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电子书包”的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的特色校本课程、网络平台的学生作业评价等已在海盐各校广泛运用。

  “打开电脑、投影仪,将存有课件的U盘插入,手拿遥控器和电子书写笔,‘电子白板’上课件页面自然跳转,可随时切换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上课更加方便了。”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如今“电子白板”教学逐步取代了传统单调的“粉笔+黑板”教学,这是海盐县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一部分。目前,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园网开通率达100%,多媒体进教室完成率100%,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率100%;师师通、班班通网络接入率100%。

  【画外音】

  感受到教育的飞速发展

  1961年,我开始教书时,面对的是昏暗的教室、粗糙的黑板、飞扬的粉笔灰、简陋的教桌;1986年,我到秦山小学当校长时,有了三层的教学楼、水泥地教室、煤渣跑道;1997年,秦山小学再一次迁建,扩大了教学的规模,引进了电脑和幻灯片投影仪,有了200米标准塑胶跑道;如今,海盐的课堂教育更加信息化,冰冷大黑板变成了一个可移动有思维的“白板”。作为一名从教43年的退休教师,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海盐教育基础设施的一步步升级,切实感受到了城乡教育的飞速发展。

  ——海盐退休教师 张志祥

  编者按:教育,民之计,国之本。近年来,海盐教育良好的精神风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稳定的升学率,已经成为海盐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一张“金名片”。2018年高考,海盐再次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一段上线率继续位列嘉兴市第一,教育“金名片”续写辉煌。“金名片”如何铸就?全市领航的秘诀何在?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围绕“筑基、破冰、铸魂、坚守、开放”5个关键词,解码海盐教育的“领航秘籍”。

标签: 海盐;迁建;小学;教育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