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云激荡,我们身边发生的许多事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40年潮起潮涌,我们熟悉的一些人物和面孔在我们脑海中闪现;
40年岁月峥嵘,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被时代的快速发展改变着;
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却铭刻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段伟大的历程;40年,只是一个人半生的时光,却是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的面孔、故事、经历、足迹……值得我们记忆和回味;他们的幸福、感动、奋斗、骄傲……值得我们定格和见证。2018嘉报视觉年度影像报告“我看见·四十年四十人——嘉兴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我们用镜头聚焦了四十位嘉兴百姓的经历和故事,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呈现改革开放40年嘉兴发展变化的时代印记。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40年来,中国创造了全球瞩目的伟大奇迹;40年来,红船起航地的嘉兴奋力书写着改革开放的嘉兴篇章,创造了跨越发展的嘉兴成就。450万南湖儿女以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人民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之一,时任嘉兴海盐衬衫总厂厂长的步鑫生“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企业改革的帷幕”,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0年岁月并不如烟,那些曾经见证、经历和感动过我们的人,他们的面孔和他们的故事依然清晰可见——
他们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他们是嘉兴“小岗村变革”的发起人;
他们是一群普通农户,勇敢地迈出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第一步;
他们是嘉兴第一家合资企业的参与者;
他们是秦山人,见证着中国核电从嘉兴起步;
他们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者,让一道彩红飞跃杭州湾上空,创造人间奇迹;
他们是濮院毛衫经营者,经历着一根毛线到毛衫之都40年的变迁;
他们是纽扣帝国的缔造者,一枚小纽扣成就一个大产业;
他们是育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让这一粒稻谷改变世界;
他们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把水果活化石从嘉兴播种全国,打造梦中的槜李王国;
他们是基层邮递员,骑行乡村,见证美丽乡村的精彩蝶变;
他们是普通农民,在农村文化礼堂里找到寄托和归属,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他们是守护红船的一家人,南湖红船和红船精神已深深根植于他们和广大百姓心中;
他们是红船船模设计者,传承非遗文化,让“红船”从南湖起航,驶向全国驶向世界;
他们是上海的名医专家,奏响了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时代乐章;
他们是第一个领到新居民证的农民工,在嘉兴实现了从农民工到新居民的身份变化;
他们是铁路职工,见证着中国高铁高速迈进新时代,感受着“中国速度”的神奇;
他们是上岸生活的渔民,目睹了嘉兴发展蔚蓝海洋经济的历史抉择;
他们是保险从业者,经历了改革开放中国国内保险业务的逐步恢复、迅速成长和结构优化,见证着保险在金融安全、实体经济、社会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他们是嘉兴工商登记的第一家个体工商户;
他们是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第一批,他们的命运因为高考制度的变革而改变;
他们是电影放映员,中国电影事业的点点滴滴和发展缩影都在这里一一播放;
他们是乡村医生,目睹了农村医疗事业的跨越发展带来的健康红利;
他们是古桥维修师,座座古桥在他们手中焕发青春;
他们是特殊票证时代的藏家,经历了曾经的物质匮乏与当下的富足与充裕之间的时代反差;
他们是普通的环卫工人,用双脚丈量着越来越宽的马路、越来越美的市容和越来越多的市民素质的提升;
他们是通讯工具的收藏者,从摇把电话、BB机、大哥大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感受着生活和移动互联网的形影不离;
他们是农民画家,用手中的画笔绘就新时代农村变迁、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他们是摄影师,镜头记录生活的城市一天天长高变美;
他们是鸳湖画派的一粒火种,见证着嘉兴本土画派的文艺复兴;
他们是花鼓戏演员,传承传统戏曲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他们是退休工人,享受着当下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他们是二宝家庭,感受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幸福与喜悦;
他们是普通的交警,在街头细数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汽车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
他们是普通的村民,住的房子从平房到楼房,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他们是旅游达人,物质生活的富裕让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是村淘的农民,互联网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他们是乌镇原住民,亲历着密布的水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和千年水乡触“网”而变;
他们是菜市场里的小摊主,移动支付让他们的小生意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
他们是智能机器人的制造者,用智慧的双手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他们,用奋斗为改革开放背书,用绽放为美丽人生存档。
生活发生的变化被一一记录在岁月更迭的时间刻度上,这些变化也一一被浓缩进时代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历久弥香。
我们记录的这些人和事儿,有的已经步入时代深处,有的依旧陪伴我们身边,有的将在未来大展宏图。如果把每一张影像比做一扇窗户,那么通过这扇窗,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目睹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一定会感受到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今天,我们通过这组影像,回味40年时代变迁中的那些永恒,那些记忆……
40年风云激荡,40年潮起潮涌,40年岁月峥嵘,我们共同见证。
40年后,我们再出发!
步鑫生:一把剪刀剪开企业改革帷幕
在海盐县南北湖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展柜里,一把剪刀格外引人注目,这把剪刀之前的主人就是被称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者”的步鑫生。
小个子的步鑫生凭借一身勇气和胆量,用这把剪刀剪出了当时最流行款式的时装,也剪开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
步鑫生,这个名字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中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有统计,《人民日报》自创刊到当时,有关步鑫生的报道堪与当年对焦裕禄和雷锋的宣传相比。
从学徒工到合作社“掌门人”、企业厂长、改革先锋,在步鑫生的生命词典里,注定与剪刀有缘。步鑫生正是用一把“无形的剪刀”,“一刀一刀”地突破改革。剪刀,演绎了步鑫生与其之间的特殊情缘,更是见证了他从小镇裁缝到“改革先锋”的人生之变。
1981年,47岁的步鑫生走上了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的岗位,他在这家国有企业实施联产计酬制、超定额计件工资制;做多少衬衫拿多少钱,做坏一件赔偿两件;打破“大锅饭”,狠抓生产质量,破格提拔人才,自创品牌,租小汽车接送客户……这些在当年充满了非议,甚至冒着政治风险的做法,使步鑫生与海盐衬衫总厂站在舆论的浪尖上。“现在回过头看,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曲折折,来来回回。改革本来没有路,是一块块铺路石铺出来的,我步鑫生也就是其中的一块。”这段话,步鑫生生前不止说过一次。
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并以“编者按”披露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步鑫生的经验当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受益。”
时代的高光打在这个敢砸“大锅饭”的厂长身上,“你砸我牌子,我砸你饭碗”的口号响彻全国,神州大地掀起了学习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热潮。在这股浪潮推动下,海盐衬衫总厂面貌焕然一新,到1983年底实现利润50多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100多倍。
地处县城的海盐衬衫总厂旧址竖起的一块纪念碑碑文这样写道:“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引领了时代的步伐。”由步鑫生掀起的企业改革浪潮涌遍大江南北,并最终推动了全国企业的变革大潮,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人们。
2015年6月6日,步鑫生在家乡与世长辞。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风光旖旎的海盐南北湖景区蝴蝶岛,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展柜内的这把剪刀依旧光彩熠熠,锋锐不减。这把剪刀,向世人静静诉说着当年改革发展的那一幕幕精彩……
向阳大队:发动嘉兴“小岗村变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说起改革开放,很多人脑海中跳出来的首先是小岗村。
其实,在嘉兴,也有这么一群农民,以1977年秋的一次秘密会议为起点,冒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极大风险,在把农田包干到组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从扩大农户自留地开始,逐步包干到组、包干到户,发动了一场“小岗村变革”。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当时的海盐县齐家公社向阳大队第八生产队。
“实行包干到户后,生产队里农民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产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分田到户后的第一年过年,队里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年糕,以前我们都只能吃粥的。”原向阳大队第八生产队农民章振中回忆说。
作为这次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年的一幕幕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中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先后发布了20个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嘉兴新一轮农村改革再次发力,当年的向阳大队、现在的沈荡镇新丰村也在阔步向前。
如今,一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嘉兴遍地开花,让农民们走上致富新道路。2017年,嘉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36元,连续14年位居浙江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9:1,继续保持浙江省最低,也成为全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之一。
沈咬荣:勇迈个私经济第一步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短短五天会期,却如春雷乍响,历史开始小心翼翼地转向。
钱塘潮起好扬帆。海宁是大潮起涌地,有着“勇立潮头、猛进如潮”的人文基因,这里的每一个“轮子”转起来、快起来,都是与大时代风云的有力呼应。
海宁市许村镇荡湾村85岁的沈咬荣说起35年前的故事,思路敏捷,妙语连珠,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改革开放初期,浙北农村虽有厂,但多是镇办村办的“公有制”企业。1983年4月,沈咬荣联合荡湾村16户农家,算上实物投资和现金不足9000元,买了三台二手木机,办起了当时海宁县第一家跨乡跨村跨承包管理组的纺织联户企业——荡湾村联合绸厂。这对于人均仅6分耕地的许村来说,是“穷则思变”的一条出路。
“每户联户的人家投入600元,那时的600元几乎相当于现在的6万元,一般人家都拿不出这么多钱。当时为什么要办厂,也是因为实在是太穷了。”沈咬荣说他亲眼看到小队里的一名村民,用鸡蛋去换盐,结果路上摔了一跤,鸡蛋全打碎了,坐在地上大哭了一场。
这个家庭作坊式的联户企业刚成立就在海宁引发了一场姓“资”姓“社”的争论,最后县领导宣布对个私经济“不反对”。百姓一听就乐了,说:“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当年年底许村镇有联户企业187家。就在此后两年,镇办、村办、联户办、个私办“四轮齐转”的被面布生产企业在许村纷纷崛起,“被面之乡”瞬间成了许村的代名词。
1984年7月,海宁许村召开了第一次“海宁会议”,重点研究发展乡镇企业,这次会议“给农民指了路,替干部壮了胆”;此后的1986年6月和1989年8月,嘉兴有关农村工作和乡镇企业发展的会议均在许村镇召开。名扬海内外的许村家纺特色产业集群逐渐成型,许村镇经济发展的这种方式后来被称为许村模式。
1985年,依托被面布而崛起的许村镇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了嘉兴市第一个亿元镇。
1984年春天,国家层面的“一锤定音”给人们送上了一颗“定心丸”。这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从此,“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企业形态浮出水面,也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写入了中国经济史。
王兴强:拥抱开放的经济浪潮
1985年,刚从部队退伍回乡的王兴强23岁。
33年过去了,王兴强还清楚地记得刚到前进鞋业有限公司报到时的场景,连同眼前崭新的一切带来的经久不息的震撼。
1984年,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提出“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到面铺开,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在大江南北成为一种热潮,沿海的嘉兴也不例外。
王兴强所在的桐乡青石乡第一个吃了螃蟹。1985年5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由当时的桐乡县青石制鞋工业公司与香港恒丰、国基贸易公司合资创办的嘉兴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前进鞋业有限公司诞生,引进外资35万美元。
现在看来,这几十万美元的外资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兴强作为第一批员工进入这家新兴的企业。“我刚开始是做报关员,后来做办公室主任,再后来担任副总经理,是属于在公司呆的时间最久的人。”据他回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嘉兴各地乡镇企业发展之时,而青石制鞋工业公司经过前几年的创业,在皮鞋生产方面的市场逐步打开。“当时,我们的产品都是通过上海一家公司出口,其中一个客户是香港人,对产品很感兴趣,想要与我们合作。而我们作为一家乡办企业,本身也想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设备等,只是苦于没条件、也不认识投资商。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肯定要牢牢抓住。”就这样,前进鞋业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当时的青石乡。拥有技术和资金的合资企业入驻,也为当地的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1992年,借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的强劲东风,嘉兴6.1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呼之欲出,至此嘉兴迎来了火热的外资投资岁月,在占领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战役中,嘉兴一直冲在长三角的最前方。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嘉兴正全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审批备案外资企业7971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76.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6.74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项目81个。
嘉兴的开放型经济从零开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着跨越式发展,始终在开放的洪流中与全球经济共逐波浪。
(原标题《我看见40年40人》,原作者杨晓东、王振宇、田建明、徐志达、朱骏、李剑铭、成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