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能见度超80厘米 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成效显现
2021年03月26日 08:49:0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嘉兴,因水而兴,缘湖而盛。塘清湖澈,是每一个嘉兴人的心之向往。而地处太湖流域下游的嘉兴,要如何改变河湖水质不佳的现状呢?

  事在人为,为者常成。作为改善嘉兴市水生态环境的先行项目,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经过实验和探索,已经提交了令人惊喜的阶段性答卷。

  “南湖水变清了!”这是不少市民游览南湖时的共同发现。而对于南湖水是如何变清的,这种清澈是否能维持下去,大家还有不少的疑惑。今日,记者在嘉源集团所属水利投资公司工作人员李剑锋的带领下,“打卡”多处施工现场,追根溯源,解开了“南湖水清”的秘密。

  因南湖由各水系汇流,存在换水周期快的特点,所以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在多个河流进水口建造了钢坝,控制河塘流入流出的水量,也能够延长南湖的换水周期。

  在临近铁路桥的长盐塘节段,记者见到了正在施工中的长盐塘钢坝,两侧的围堰阻挡了涌动的湖水,中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新奇的景象打破了记者对“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认知。

  据介绍,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共建5处钢坝,为方便日后水上巴士船只的通行过往,钢坝均采用“倒卧式”结构,平时直立限制河道流入流出的水量,当船只过往时,钢坝便下卧至水中供其通行,相比以往的“提升式”闸门,“倒卧式”钢坝更适合湖塘密布的南湖水域。建成后,钢坝将以自动化远程控制,开启“智能化”运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既然阻挡了自然河水的流入,那南湖的水从哪里来的呢?南湖水体“旧貌换新颜”的秘密,就藏在长盐塘南侧的过渡补水设施点。

  该设施点共有8套净化设备,每套设备由混凝箱和超磁箱两个单元组成,此外,每两套净化设备的终端连接一座污泥池。

  河道里浑浊的水在超磁分离一体化设备搅拌分离,污泥排入泥池,最后,清澈透明的水顺着管道穿过嘉兴大桥,涌向长盐塘。每天,有20万吨清水从补水设施点流入南湖,这里也可称作是南湖清水的“补给站”。

  除了净化水的补入,提高南湖自身生态修复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种植水生植物,营造水下森林,便是南湖水的“渔”。

  “水能养草,草能养水。为了顺利在南湖中种植水生植物,我们还进行了水下的微地形改造。”李剑锋向记者介绍到。水下原本的土壤土质不适宜种植水生植物,为了保证水生植物的存活,填放了经过改造的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土壤。

  水生植物达到一定覆盖率后,能够有效吸收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避免水体富营养化,也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构建完整的生态平衡系统。

  随后,记者来到成功堤,沿着600米堤道前行,两侧水域内水草茂盛,部分水域清可见底。

  水岸边,还能见到几条长长的“绳线”。“这是保护水草的水下软围格,这种软围格作用可大了,一方面,能降低湖心上航行的游船掀起的水下波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围格区域内外的水体交换,给水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长环境。”李剑锋说到。

  经过科学养护,目前,南湖的水草种植面积达14.8万平方米,占水域面积的28.5%,水下生态系统的构建,大大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据悉,现阶段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已初显成效,南湖区域水体透明度大于80厘米,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25%。计划于2021年6月完成所有工程,后期将进入常态化运行养护阶段。未来,红船启航地、水乡之“心”南湖将始终以“清容俊貌”迎八方来客。 


标签: 水生植物;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湖水;水草;水体;嘉兴;净化设备;... 责任编辑: 唐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jxnews/202103/W020210326317385792035.jpg

能见度超80厘米 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