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连续两年获得“大禹鼎”和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市荣誉
嘉兴“蝉联双冠”背后的绿色发展实效
2021年05月24日 08:27:5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裘建锋 姜晓丽

  5月18日,正当嘉兴全城沉浸在首个人才专属节日“嘉兴人才日”的喜庆氛围中时,省城杭州又传来一个喜讯——

  在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大会上,嘉兴荣膺“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大禹鼎”和2020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市荣誉。

  这是继去年首次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后,嘉兴连续第二年创造佳绩。如果说去年是“双喜临门”,那今年可以说嘉兴“蝉联双冠”。

  生态环境与人才,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联系紧密。人才是对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的人群,哪里生态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跑。

  在人才日当天“蝉联双冠”,这不仅是全市人民收到的一份生态大礼,更是一张嘉兴吸引人才的“金名片”。

  众所周知,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考核,全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大禹鼎”是浙江“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最高荣誉,捧回“大禹鼎”是对嘉兴治水工作成效的肯定。

  在这两个领域连续两年拿到“一鼎一优”,有力证明了以秀水泱泱为基底的生态绿色在嘉兴进一步彰显,也凸显了嘉兴发展的高质量。

  透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让人们更加坚信,一个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长三角美丽嘉兴,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水乡治水记

  小桥流水、河湖密布、碧波荡漾,这是水乡嘉兴让外地游客向往的美丽画面。

  从南湖到乌镇,嘉兴旅游的金名片中,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然而,就在短短六年前,嘉兴人热情待客之时,心头却隐有焦虑:文化昌明,生活富裕,水倒成了短板,污染渐重。

  一组数据可以体现嘉兴人内心的隐忧:2015年,嘉兴市控断面三类水占比仅有7.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有25.8%!

  梦里水乡,水本是乡愁,一时,竟成了愁。

  治水!时不我待。

  市中心的南湖,成了嘉兴重拳治水的核心区域之一。

  南湖是城区九条河流汇聚发散的节点,是“九水连心”的“心”。但由于嘉兴河道整体浊度较高,导致南湖水体一直以来达标相当困难。2016年,南湖中心水质已经达到河流的三类标准,但按照湖泊标准一直是五类。

  为恢复南湖的湖泊功能,提升南湖水质,2018年,我市借助“十三五”水专项嘉兴项目组的力量,编制了《嘉兴市南湖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随即开工。

  湖区微地形改造,安装净水降浊设施、水量优化调度设施,启动水生态修复工程……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南湖水质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改观。

  “我在湖边上住了六十几年了,经常会过来走走,没想到现在水底的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南湖真是越来越美了。”住在南湖附近的绢纺三村、饭后常到南湖边散步的孙阿姨说。

  “目前水质已提升到三类,水体透明度达到80至100厘米,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初步得到了恢复。”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湖重回水清岸绿的案例在嘉兴并非个例。海盐县的白洋河,曾经因为河道沿线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随意排放,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河段堵塞、水质恶化,河道一度“橙黄”,被人戏称为“黄河”。

  2012年,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经过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现在的白洋河水质基本保持在三类水,生物多样性基本得到恢复。

  在海盐“黄河”惊艳变身成为网红的同时,秀洲区王江泾镇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交界的麻溪港也实现了以劣五类水为主导到二类水的蝶变。

  2018年,两地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派遣“治水特使”联合巡河、联合调查水质等。2020年,两省交界、位于秀洲辖区的苏嘉运河斜路港国控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二类水,创下断面水质新高。

  放眼全市,“十三五”以来,嘉兴全市上下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境界,向着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的美丽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水质实现了完美逆袭:市控断面三类水占比从2015年的7.5%上升到2020年的91.8%,其中,国控断面三类水体比例达到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015年的25.8%上升到2020年的100%。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市秀洲区携手苏州市吴江区开展联合治水,3次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未来五年,嘉兴还将按照“碧水绕城”“碧水绕镇”“碧水绕村”的总体要求,实现碧水河道四级“全覆盖”,重现江南水乡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貌。

  蓝天保卫战

  铁腕整治下,嘉兴唤回的不仅是秀水泱泱,还有湛湛蓝天!

  每个天气好的早晨,跑步达人李先生都会到嘉兴植物园晨跑,他告诉记者:“与过去几年相比,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这大大提升了跑步的舒适度,希望今后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得益于嘉兴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加大燃煤锅炉污染、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治理力度,开展秸秆焚烧、施工扬尘、车船尾气等重点整治。

  嘉兴港区,化工企业集聚,长久以来,一直被人吐槽空气中有异味。近年来,嘉兴港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一场关于“气味”的革命。

  为改变化工园区异味扰民问题,2018年底,港区在全省率先提出“无异味企业”创建工作。来自机关、“两代表一委员”、教育系统、环保组织、专业人士、园区职工等的275名“民间闻臭师”上阵冲锋,每半个月进行双随机检查,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真正做到了创建工作让群众参与其中。嘉兴港区“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创建已经成为全市治气品牌。

  治气标准提升后,企业从曾经“因环保而废”到如今“因环保而兴”,环保成了推动企业进步的助推器。

  位于嘉兴港区的浙江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曾因生产过程中处理设备陈旧而臭气外泄,周边群众三天两头举报,还被开出了“停产6个月,限期整改”的罚单。后来加入“治气联盟”,主动提升环保设施,争创“无异味企业”,由于环保标准大大超过同行,企业销售额比2013年翻了两番多。

  如今,港区的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异味问题大幅改善,群众满意度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一公众参与的“嘉兴模式”亦被写入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会议报告,成为嘉兴生态治理的一张靓丽标签。

  生态要治理,制度需先行。秸秆露天焚烧和综合利用首部地方性法规、《嘉兴市餐饮业油烟管理办法》……近5年来,嘉兴共出台十余部地方性法规,其中70%以上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目前,《嘉兴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创新举措催化、制度倒逼、市民积极参与下,嘉兴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实现双提升:从2013年至2020年,全市PM_2.5浓度下降了近六成;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8.9%提高到91.7%;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从56.9分提高到85.46分,7年提高了50%。

  清废总动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

  为补齐固废处置短板,嘉兴统筹规划,通过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管理,探索“五废共治”新路径,启动“五废共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补齐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监管能力。2019年,嘉兴更是痛下决心,立下目标:至2020年底,总投资超80亿元,建成46个固废处置项目,补上短板!

  截至去年年底,嘉兴已全面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置不出县,提前实现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上提出的“确保今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目标;提前完成全市46个固废处置项目,向着“无废城市”迈进……

  伟明环保和海盐光大是嘉兴建成的46个固废处理项目中的两个。

  “想象中,垃圾处理厂肯定有味道,而且乱糟糟,来看了之后比较震撼,垃圾处理厂居然能这么干净,厂区像个小公园,整个参观过程几乎没啥异味。”日前,参观完嘉善伟明环保有限公司厂区的章阿姨感慨道。

  而海盐光大环保能源项目建设则实现了从“政府决定、群众反对”向“群众参与、达成共识”的巨大转变,“完全不臭的垃圾发电厂”最终成功建成投运,成为全国破解环保“邻避效应”难题的典范,获评浙江省工业旅游基地。

  如今,嘉兴还是浙江省首个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地市。

  此外,嘉兴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将9600多家企业纳入信息化全链条管理,建立7处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统一审批流程、建设标准、运行规程、管理方式等,全面提升对小微产废企业固废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只鼎、一顶“优秀”桂冠的背后,是500多万南湖儿女的绿色情怀,是多年生态环境治理的久久为功。

  2012年,嘉兴启动“五水共治”行动;2015年,嘉兴启动“五气共治”;2017年,嘉兴启动“五废共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46个固废处置项目;2019年5月,嘉兴自加压力,擂响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战鼓。

  多年来,虽然历经党政换届、人员变动,但嘉兴一届接着一届、一任接着一任,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斗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持久定力、展现战略担当,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相信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下,定能越过一峰又一岭,迈过一关又一坎,阔步迈向让嘉禾大地天更蓝、岸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未来!

标签: 嘉兴;绿色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jxnews/202105/W020210525675899014379.png

嘉兴“蝉联双冠”背后的绿色发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