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全国首创的民生议事堂实现镇街全覆盖,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嘉兴探索“有烟火气”的协商民主
2021年12月19日 06:41:4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万笑影 施力维 陈培华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记者 万笑影 施力维 陈培华)如今在嘉兴,不少人遇到大事难事烦心事,经常提议“我们协商协商”。在当地城乡,民生议事堂这一在全国首创的基层民主形式,成为人们协商议事、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在嘉兴7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通过“不建机构建机制”,率先推动政协协商向县以下基层延伸,丰富了“有事好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受到全国政协肯定:“希望继续探索,为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作出贡献。”今年8月起,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

  嘉善县培智学校门前此前是一条“瓶颈路”,学生上下学时段拥堵难行。学校想拓宽道路,却涉及交通、绿化、城管等多个部门,迟迟未能解决。今年5月,政协委员专题调研,通过民生议事堂召集相关部门和家长代表协商,最终解决了难题。

  因实用、管用、好用,民生议事堂深受群众欢迎。这个由县级政协组织实施的平台,大多设在乡镇、街道,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是涉及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及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邀请当地党委、政府和部门负责人与群众代表共议对策。

  2019年4月,民生议事堂发轫于蚕桑重镇海宁市周王庙镇,首场协商活动围绕农民养蚕成本上升、效益下降问题,提出了一揽子蚕桑业振兴方案。此后,这一做法在嘉兴推开,至今开展协商活动313场,提出意见建议2179条。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民生议事堂接地气、聚人气、有烟火气。”嘉兴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涉及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在基层,需开展广泛协商,但此前普遍存在协商机制、程序和平台相对薄弱问题。民生议事堂的出现,使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相衔接,一种基层民主协商新机制逐渐成型。

  为选准议题,嘉兴在乡镇、街道建立政协委员履职小组,通过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公开征题等收集民意,掌握基层实情。对协商结果,以协商纪要等形式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其中重要问题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不少“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

  平湖市新埭镇与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交界处有一块空地,位于枫泾镇地界,产权却归新埭镇,以致管理出现真空,变成了垃圾堆场。去年,平湖市政协和金山区政协探索建立跨区域民生议事堂,把垃圾堆场整治项目列入议题,举行多场协商活动,助推项目顺利开展,新建成一处公园。

  眼下,嘉兴一些乡镇还将协商活动延伸到村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今年9月底,民生议事堂多跨场景应用上线,通过数字赋能,实现“议题广泛征集,协商线上线下,建议一键交办”。

标签: 协商;议事;民生;基层 责任编辑: 董沈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嘉兴探索“有烟火气”的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