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品种多样化 水肥一体化 双溪口“红色农业” 创出致富路
2016年09月26日 16:27:21 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叶浩博 刘斌 通讯员 施舒威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 “双溪口乡是缙云东部的革命老区,山多地少,以‘绿红黄’三色农业最有特色。”该乡人大副主席金勇说,双溪口绿色农业——茶叶产业发展较晚,黄色农业——甜玉米种植面积不多,唯有 “红色农业”创新发展,致富前景最佳。

  “红色农业”就是双溪口以东里村为中心辐射的红提产业。“红提和葡萄本是一家,因为市场销售需要,才把葡萄披上了‘美国红提’外衣,其实两种葡萄在丽水都能种,且品质不比国外低。”项帅家庭农场主项帅告诉记者,东里村从1986年开始引种葡萄,比云和、莲都引种的历史都长。

  走进葡萄大棚,记者看见一株株的葡萄藤下挂着如宝石般晶莹闪亮的大串葡萄,既好看,更好吃。其中,“夏黑”葡萄的甜度在19.9左右,超出了市场上的平均值,更有美人指、金拇指、巨峰、红地球和美男子等各色葡萄点缀葡萄园,好似一个葡萄博物馆。

  “我们的葡萄都是先锋果业、丽水山耕等品牌水果的免检产品,品质最佳,销路不愁,最大的优势是敢于创新。” 项帅表示,自2000年开始,葡萄农场就开始推广无籽葡萄,之后又在2002年从日本引进成串售卖的“夏黑”葡萄,并逐步进军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水果市场。

  多样的品种提供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也提供给项帅家庭农场多条致富之路。2008年开始,项帅分批次引种包括红地球、美男子在内的多种葡萄,用18个月时间就可以实现一个批次的换种,且葡萄种类换得越勤,土壤肥力越足,葡萄甜度越高。

  喝着山泉水长大的葡萄既大又甜,有着先天生态优势,稳稳地占领着市场,却并没有阻止项帅继续创新的步伐。2014年,项帅带领全村5个农场,一齐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革新。他个人投资20万元,将水肥滴灌到每株葡萄的根部。他本人还为研究科学的水肥比例,每一天都蹲点在农场,摸索出既经济又实惠的施肥比例。

  “这是无核白鸡心葡萄,你看我的孩子们吃得多开心。”项帅拿着手机看照片,回忆起农场最开心的丰收季,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尝试新引种的葡萄种类,并收集食客的建议,一年年持续改良种植方式。

  “东里一个村仅葡萄的产值就超过500万元,产业辐射缙云县新建、新碧、舒洪等乡镇街道,带动一批葡萄农场创新致富。” 金勇说,双溪口乡“红色农业”就像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引领更多乡民靠勤劳的双手、创新的思维走上致富之路。

标签: 农业;缙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