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八天出八招,缙云东方镇治好臭水塘
2016年11月04日 14:36:21 来源: 丽水日报 报道组 刘思佳 朱映归

  浙江在线11月4日讯 在缙云县东方镇境内,好溪与42省道蜿蜒并行,驱车行驶在岸边,溪水与两岸景致相得益彰。当记者沿着溪水溯流而上时,却被附近村民带着爬到了距离台金高速、42省道、好溪三线的交汇点不足200米的百丈岩半山腰上。

  眼前是一口面积6亩的池塘,蓄满了水,池中还不时蹦跳着小鱼。当记者正纳闷为何来此时,村民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小故事……

  就是这口距离河流与公路都不远的池塘,不久前还囤积着养猪场废弃物,经年累月,水和淤泥已达1.5米深,常常散发出臭味,过往行人无不掩鼻,没有一丝生机。

  那么,如何消灭臭水塘?在东方镇新深渡村,镇村干部和村民们集思广益,想了八天用了八招,这口臭水塘终于被奇迹般地清理干净了。

  先用老方法试试。找来挖机,却因淤泥太深塘岸太高,难以进行操作。而且即使开工,不说速度太慢,运输淤泥过程也难免不污染沿途公路与水域。

  “五水共治”以来,乡镇干部做事之前,往往会考虑二次污染问题,这也成了东方镇干部的工作习惯。如果借用环卫所的密封运粪车,便可确保运输过程不污染,但其容量太小,太耗时间。商量后,大家确定采取管道密封转移的方式。

  有乡镇干部提出,虽说是淤泥,却是上好的肥料,可以把思路扩宽到农作物上。

  第二天,按照就近原则,东方镇分管副镇长实施了第三招,将淤水抽到30米高的后面茶叶山上。不想,这座茶叶山坡度大,淤水留不住又流了下来。

  连夜,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公路边平整的良田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刚想往稻田里引去,有干部提出稻子进入了抽穗期,富营养化的水一旦灌入,稻子极可能颗粒无收。而想往邻近的毛芋田引去,又发现毛芋接近成熟期,再灌入肥料就要污染了芋头、芋奶。

  到了第三天,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好溪对岸一大片桑叶地和茭白田,但臭烘烘的污水就怕村民不答应。镇里赶忙派住村干部回村向村民解释,这些淤泥可是好货,若用了三年都不用再施肥了。

  此时,刚到任的镇党委书记楼伟明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第六招,把淤泥抽到好溪对岸受阻了。原来东方镇消防队的管子只有300米,而要跨过好溪,至少要1000米。镇里先后找壶镇消防队借来300米,又买了400米,才凑齐了管子。

  管子一到,马上开工了,但是抽了整整2天,池塘水位却不见浅。

  焦急之际,长兰村村民蒋锦明提议永康的工程队有更大口径的水管和大功率吸浆泵,何不找他们试试。

  立马联系,工程队带着他们的设备就来了。架上“大号”的机器,因距离实在太远,就在臭水塘与桑叶地之间,造了个临时中转塘,先把淤泥污水抽到600米处的中转塘,再从中转塘抽到1000米外的桑叶地和茭白田。

  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淤水就抽干了。而只有底层稠厚的淤泥抽不了,于是从好溪里引入清水,一边冲洗,一边抽运,一边清淤,清洗个三四遍,没有了臭味,塘底就像溪滩一样干净,村民们放回清水养起了鱼。用了新办法后,工程款一结算,反而比预期少了一半。

  过去村里的池塘清淤往往没治根,岱石村村支书说:“以前池塘表面清理干净就完工了,塘底淤泥越堆越厚,都不知道怎么清理”。现在有了“根治”淤泥的办法,让不少被臭水塘熏怕了的村庄都跃跃欲试,掀起了新一轮干劲。

  “都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不仅要拿得出办法搞好清淤;更要清干净淤泥,又不污染它处。”楼伟明说,这也是“五水共治”以来,乡镇干部思想观念、做事理念转变的一线实践。

标签: 治水;缙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