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当地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自去年青田—古蔺开展结对帮扶以来,青田将稻田养鱼技术带到了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进行试点推广与种植,让“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在古蔺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助力乡村振兴。
伴着丝丝秋意,沿着田间小路,德耀镇凤凰村的稻田里传出机器的轰隆声。村民们或是忙着弯腰割稻,或是捕捉肥美的田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原先凤凰村的稻米只能卖3.5元一斤,现在稻米卖到了8元一斤。田鱼的价格达到了20元一斤,稻鱼都获得了双丰收。”德耀镇凤凰村村民祝兴德高兴地说。
古蔺县有四川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梯田,具有良好的稻田养鱼基础条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青田县结对帮扶四川省古蔺县。双方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协作、人才培养等方式,解决了技术瓶颈,也打消了群众顾虑,带动410多户农户自发参与稻鱼种养,目前种养农户还在不断增加,致力将凤凰村发展成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
如今,“稻鱼共生”水稻已经成为古蔺县一个叫得响的现代农业品牌。2021年,凤凰村“稻鱼共生”水稻产量达到240万斤,今年的水稻产量更是提高至300万斤,亩均水稻纯收入达4000元,远高于普通的水稻种植户,再加之近万斤田鱼的增值,预计每亩能再增收2000多元。
“去年,在青田县政府的牵引下,青田专家徐冠洪指导我们引进专业技术,稻鱼共生的种养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古蔺县德耀镇副镇长杨义介绍,凤凰村正着力打造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现在实施稻鱼共生种养的农户在不断增加。
当前,由凤凰村稻鱼共生延伸的产业链正不断健全。接下来,古蔺县还将通过东西部协作,推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将闲置的凤凰村天台小学改建成标准化稻米加工厂,提升当地“天台贡米”品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金名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