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在为市民办理身份证 通讯员 曹侃侃 摄
浙江在线10月2日讯 俗话说,最可贵的就是坚持做一件事。在鄞州公安分局,就有一位民警,他是我国两代身份证诞生的见证者,从警30年一直从事户籍和身份证件管理工作。通过他制发的身份证有上百万张,同时,他也是鄞州区唯一一位居民身份证鉴别专家。他就是陈波,鄞州区公安分局行政许可科民警。
他是个热心人
“我只耽搁几分钟,人家可能是一辈子的事”
虽然已经下班,但他还是为着急的学生补证。
“您好!能不能帮我办一张临时身份证?我有急用。”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小伙子急匆匆来到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办证大厅陈波所在的窗口。
记者看了看表,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陈波将刚放下的工具拿起来,走到窗口,让小伙子填了一张表格。
“我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大四的学生,前一段时间身份证不小心丢了。”王同学挠了挠头,“可是我要考雅思,补办的身份证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拿到。我知道已经下班了,就想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还能办理。”
陈波熟练地拿出表格,指导对方填写相关事项并签名,不到5分钟,王同学办好了一张有效期为3个月的临时身份证。
“我只耽搁几分钟下班,对于人家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了。”陈波将表格整理好说,“身份证作为居民的唯一凭证,一旦遗失将会对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我常常会碰到这样急着办临时身份证的群众,不管是什么时间,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占用不了我多少时间。”
他是个细心人
1986年,他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核对户口信息
30年一直从事户籍和身份证件管理工作,陈波笑着说,自己是活“地图”,宁波的大街小巷没有不知道的。
“1985年警校一毕业,我就分配到当时的鄞县公安局从事身份证管理工作。第二年,全国开始实行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就‘诞生’了。”陈波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次办理身份证,老百姓几乎不了解办理流程。
那时起,陈波每天早上七点就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组织他们到指定地点拍照、登记。
“上门首先是核对户口。那时,每人有一本黄黄的户口簿,但那个时候常住人口户口上面的出生年月有很大一部分是农历,还要把农历换成现在的公历。”陈波说,“核对户口要把出生年月和地址问清楚,问清楚以后再把出生年月的农历换成公历,再编上身份证号码。”
两三年时间,陈波骑车跑遍了当时鄞县的各个乡镇,带着一本万年历随时核对居民出生日期。“那本万年历都被我翻烂了,自行车也骑坏了四辆。”
上世纪90年代,鄞州公安分局有了第一台电脑,用时需要输入一串串指令,没几个人会使唤。但陈波不服输,专门去学校学“本事”,20天时间,硬是背下了几大本操作指令,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回来以后,参与开发了宁波第一代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三十年来,他每天提前上班核对录入的身份信息
2004年,全国开始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作为“身份证专家”,陈波担负起了鄞州各派出所二代证制作的技术指导工作。随后,他被省公安厅颁发证书,成为鄞州区唯一一位居民身份证鉴别专家。
“一代身份证代表一种进步,但证件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假冒篡改。”陈波说,“二代身份证技术含量高,一般情况下是做不出来的。”
30年来,陈波经手的身份证不计其数,对于真假身份证也有一套自己的鉴别方式。“对于真假二代证的识别,第一个是图形暗记,有签发机关的印章在上面,第二个是花纹图形暗记,第三个传檄标记暗记。色彩也不一样,真身份证的色彩波度有蓝边红边,很自然,长城上有暗记。而假身份证很不自然,照片也很不明显,反差不是很大,摸上去也不够光滑。”
鄞州公安分局行政许可科副科长王辉告诉记者,2014年指纹身份证登记信息实行的时候,都是陈波跑各个派出所。“30年来,陈波每天都坚持提前上班,就是为了把前一天居民身份证信息的录入全部核对一遍,以防出差错。这么多年来,出差错率为零。”
三十年来,他经手制发的身份证至少有上百万张
陈波给记者算了笔账,30年来,经他手制发的身份证至少上百万张。现在二代证大多都换好了,每年还要换发约5万张,救急用的临时身份证每年也有上万张。作为鄞州区唯一的身份证鉴别专家,他还凭借丰富的户证经验,协助派出所、刑侦部门破获过许多案件。陈波告诉记者,类似身份证鉴别协助破案的,他每年要做十多起。
“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换位思考,这30年也就不知不觉坚持下来了。”陈波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距离做好还有一定的距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