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慈溪“清洁田园”行动分类处理农田垃圾
2016年10月05日 09:23:11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项一嵚 邵滢 通讯员 胡仕孟

  浙江在线10月5日讯 “阿伯,这两个桶要分仔细啊。田头干净了,大家都舒坦。”最近,慈溪市“清洁田园”行动在各镇、街道迅速推进。在镇村干部的引导下,大多数农户已经习惯了田间垃圾分类的新做法,一个桶收集农药废弃包装,另一个回收生活垃圾等其他垃圾。

  “农田是最大的风景,农业是最大的生态。”慈溪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行动不仅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系,也是慈溪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和迈向“全域景区化”时代的题中之义。

  五水共治、道路保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已在慈溪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不少农田依旧是“三不管”的卫生死角,有的堆满建筑垃圾,有的满是等待焚烧的秸秆。为从源头上分类处理农田垃圾,慈溪每个镇、街道设立1至2个面积30平方米左右的农药废弃包装物集中贮存点,并将其转运至专业处置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各镇、街道还将招募专职农田保洁的第三方公司,把各类其他垃圾统一运至废品回收站或垃圾处理场。

  各类秸秆的处理一直是田间地头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分类处理变废为宝,这是慈溪在此次“清洁田园”行动中的新思路。“本地企业的新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处理秸秆的希望。”慈溪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稻秆,要鼓励农民将其粉碎还田;果树枝条较为粗壮,依托专业公司粉碎,并用作生物能源或有机肥原料;豆秆和玉米秆则是优质的动物饲料。

  如何让田园长保清洁?这项工作不仅将对镇、街道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也将与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所获得的农业扶持政策挂钩。在慈溪各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种植场、养殖场,如今都能见到分类回收农田垃圾的塑料桶,散户种植区内的每50亩农田中也有相应的设施,提醒涉农生产经营主体管好自家的“包干区”。

标签: 慈溪;垃圾处理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