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4日讯 读口算、预习英语课文、背诵语文书上的绕口令……这是很多小学新生和家长的日常。
宁波网友“小汽车”日前在本地论坛发帖:同事孩子在海曙一所小学才上2个月,他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一些家庭作业甚至变成了“家长作业”,连呼“家长跟着遭罪!”帖子发出不久,很快就被顶上了热帖头条,引发留言区一大波家长的共鸣。
网友:孩子上一年级才2个月,每天的作业令自己煎熬
11月2日一早,在宁波天一论坛上,网友“小汽车”发帖,替同事倒苦水: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一些家庭作业甚至变成了“家长作业”。
同事的儿子在海曙一小学才上了2个月学,同事就患上了QQ群恐惧症。因为每天下午4点左右,孩子还没到家,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发在群里,内容是孩子今天放学后需要完成的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监督完成家长要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
除了听、读、背、写类作业,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作业,如手工、创意画等等。前几天还布置了有关万圣节活动要采购的物品,及需要制作完成的道具等。
有一项家庭作业是DIY树叶拼图,同事只得发动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一起找树叶,再手工拼成一幅画。同事说,这些作业哪是给孩子做的,都是布置给家长的。过多的作业不但让孩子吃不消,家长也跟着遭罪。
这位家长的“哭诉”,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引发共鸣。跟帖网友“灵桥阿二”说,不光是小学,现在幼儿园开始就有家长作业了。还有一位网友说,“现在(作业)越来越过了,我们玩泥巴长大的也没见怎么样”。
讨论:作业这档子事,应该丢给家长吗?
实际上,宁波从2013学年起,宁波市教育局推出“减负12条”,其中就有细则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要完成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初中不超过2小时。规定在宁波各县市区统一执行。现在,不少小学还设立了“无作业日”,每周一次,请孩子拿着一天做做家务、锻炼或游戏。
书面作业没有了,老师们布置的,其实多是一些口头作业。
鄞州区的周先生拿儿子“口头作业”给记者说道了起来:譬如语文吧,要求熟读音节,背诵书中指定的绕口令;熟读一张拼音练习;爸妈为孩子朗诵故事;还有亲子阅读时间。这4项作业虽然不多,但是认真“执行”起来,再加上英语、数学,每天没有2个小时根本完不成。
作业数量不少,而最令周先生难受的,其实是每项口头作业要求后面跟着的四个字,“家长签名”。
“也不知道是哪个家长带了头,有一天在班级QQ群里晒了‘家长签名’,大家全都跟风了,每晚晒家长签字表示孩子完成了。到现在,孩子每晚跳绳、做个坐位体前屈,都要晒,真受不了。”周先生觉得,原本一些老师干的活,为啥要丢给家长呢?
但在本报1000人的一年级家长QQ群中,记者听到不同的声音。江东实验小学一位孩子妈妈说,我想老师留的某些任务的目的是希望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吧,而不是家长全部包办。老师让家长检查作业也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进度和掌握的程度。一位母亲也直言,现在的孩子都蛮“金贵”,老师说不得,打不得,还不如交给家长。这些爸妈的核心观点是:孩子的成长,90%靠家长。
像家长郑先生,自从三年级以下无纸化作业的要求一出,他感觉,孩子的笔头作业太少了,字肯定越写越差,现在,他坚持每周让孩子在家练练字。
专家说法:学校不要摆错家长位置,父母要做学校做不了的事
早在今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改进与加强中小作业的管理指导意见》,其中,特别公布了11类可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到负担的作业,提醒学校和老师注意,取消“家长作业”。像数学拓展作业、各类小报、低年级听读、听写等11项内容在列。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郑东辉指出,学校要注意,不要模糊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的界线。
像不少学校布置作业时采用的家校联系本,最后成了单纯的“家长签字本”,再比如,让家长来改孩子的作业。这些做法,其实都是让家长纯粹地陷入了督促、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误区。老师没有意识到,家长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对于家长,郑教授提醒:取消家长作业,也并非对孩子的作业撒手不管。家长的参与介入是必要的,但不能乱参与、瞎参与。譬如,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就是家长的功课。给孩子心理支持,限定作业时间,引导孩子选择作业的先后顺序,不要一边翻书一边答题,完成作业后试着自己校对检查……这些,都能帮助孩子良好的习惯。而这些事,也只有课堂外的家长能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