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他是鞍山村有名的“老娘舅” 化解村民矛盾很有一套
2017年06月20日 09:20:05 来源: 现代金报

  拍客@东海岸的翡翠说,这位调解员是我们鞍山村最有耐心的老郑,我多次看到他在给村民调解矛盾,这次终于让我逮到机会拍了这张照片。我想通过拍客大赛把这位普通党员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说起鞍山村,许多宁波市民脑海就会浮现出有着千载历史的保国寺,赏景与健身兼得的北山步道,还有就是独具风味的民宿,总之一提及鞍山村,总有一股让人向往的冲动。而这次拍客大赛网友给金报发来的图片就与鞍山村有着莫大的关联。

  他是村里有名的“老娘舅”

  几乎每个村民都认识他

  @东海岸的翡翠推荐的“老郑”可是鞍山村里有名的“大红人”。

  “老郑”全名郑海明,地地道道鞍山村人,由于为人老实肯为村民办事,一直作为村后备干部来培养。后在老支书的介绍下,郑海明于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老郑被村民选为治保主任,这一干就是十来年。

  与郑海明见了面,还没寒暄几句,老郑就表示他到点了,不能在办公室待着,要去村子里转几圈。于是,记者就跟在了后头,顺便观察他的工作状态。

  让记者吃惊的是,一路上,但凡看见郑海明的村民,无论男女,无论老幼都跟郑海明热情地打招呼,就在这一声声“老郑”的招呼声中,郑海明一面回应着,一面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在村里转悠了大半圈,郑海明终于找了一个公共椅子坐了下来,记者乘机拿出网友推荐的照片给他看,郑海明看了一眼就笑了。“2013年起,村里开展‘走亲连心’网格化管理,我作为党员,主动要求担任一名网格长。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调解和化解村民间的一些矛盾,天天上门和大伙打交道,所以基本上每个村民都认识我。”郑海明说。

  不能为了一堵墙

  毁了邻居之间的和气

  说起自己平日的工作,郑海明一下子严肃起来,在他看来,村民之间的事情无小事,哪怕一点火星就容易点着矛盾的“火堆”。

  郑海明一边用手拍着一堵墙面,一边对记者说:“你看哪怕是一堵普通的墙都会引起两家人的矛盾。我曾经处理一个案例,村北头,张家和童家共用一堵房墙,两家人都觉着这堵墙是属于自家的。去年,张家准备扩建房屋要把这堵墙给拆了,扩大面积,童家一看不干了,说这是我家的墙你凭什么拆。两家人就为了这堵墙,开始打拉锯战,双方先是争论,很快发展到争吵、骂街,最后两家人甚至准备动手了。”

  眼见着事态有恶化的趋势,郑海明连忙跑去化解,可事情远比想象中的麻烦,哪怕是村民口中的大好人“老郑”出马,张童两家人还是没有“停战”的打算。

  郑海明一看,就决定让大家先冷静下来,他表示这堵墙今天也拆不了,你们先各自回去,明天早上他再过来。第二天一早,郑海明就赶到事发地,经过一夜的冷静,张童两家的情绪也稳定了不少,在郑海明的调解下,张家同意向童家作出一定的经济补偿,而童家也允许张家拆除这堵墙。

  “现在这堵墙拆了,张童两家人的‘心墙’也给拆了,两家人又恢复好邻居的关系,所以我常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搞得那么僵,不能为了一堵墙,毁了邻居间的和气。”郑海明说。

  不能因为一次误拆

  让当事人心里有了疙瘩

  郑海明说起自己处理的案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又回忆起自己处理的另一个事件。

  大概是去年8月份,天气极度炎热,村西头正在拆除一栋危房,由于拆迁工人对于村里的情况不熟悉,一不小心把隔壁一位郑姓村民的一间偏屋给带倒了。郑姓村民听说自己的屋子倒了一个角,急忙赶回家,看到屋子透了顶,家具也损坏了,当场来了气,表示要去找人讨说法。

  “听说出了事,我立刻跑到施工现场,看到那位‘老郑’要意气用事,我赶忙拽住他,把他拉进村里的办公室,室内有空调可以让他先冷静下来。我还把施工方的负责人也一起叫来,施工方对于他们犯下的过错也很懊恼,道歉的同时,也接受了我提出的赔偿方案。就这样,原本可能会激化的突发事件,被成功地化解了。”

  关于这个案子,郑海明还做了总结:“遇到突发问题,不要急于做出判断,要先把当事村民的情绪稳定下来,等到涉事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问题就好解决了,毕竟大家都是心地善良的老百姓,谁也不会故意为难谁的。”

  不能让一次不诚信的生意

  毁了我们鞍山人的信誉

  随着鞍山村名气的扩大,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外,许多企业和商人也准备来鞍山村寻找商业机会。于是,本村人和外来商人之间的矛盾也成了郑海明需要调解的工作之一。前些日子,靠近山里老胡家的空地,被两个个体老板看中,准备要投资,而且还爽快地预付了订金。没想到这块空地由于之前厂子搬迁留下一些废弃杂物,到了夏天就散发出阵阵臭味。两位租户到现场后,发现跟他们心中想象的不一样,就大呼上当,当场与老胡发生冲突,几乎到了要动手的程度。

  围观的村民眼见事情要闹大,赶忙给郑海明打电话,让他前来“灭火”。老郑接到电话后,风尘仆仆赶来,他先拦住了正要动手的两位租户,又把老胡叫到一边,打听清楚事情的缘由后,严肃地批评了老胡:“做人以诚信为本,咱们鞍山村的村民一直都是实诚人,老实做事,诚信经商,你这个行为很明显是欺骗租客。”

  在郑海明的教育下,老胡很是惭愧,表示愿意退还预订金。而那两位租客也很是感动,主动向老胡表示歉意。

  “这次的事情又给了我一个启示,做人做事都要将心比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矛盾才会减少,才能和气生财。”郑海明总结道。

  在郑海明看来,治保主任、网格长这些职务都是村民对他的信任,至于他本人,最喜欢的还是“老郑”这个称呼,既简单又接地气。

  这位“老郑”表了态:“现在的工作的确烦琐,不过作为村里的一名党员干部,这些苦和累都是必须承担的,只有我们这些党员带了头,以身作则,村民们才能心服口服,只有干部踏踏实实工作,村里的其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现代金报记者朱立奇

标签: 老娘舅;鞍山村;老郑;调解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