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城市的“浓缩版”、农村的“放大版”。作为城与乡的纽带,一头是华灯璀璨的城市中心区,一头是小桥流水的美丽乡村,一旦规划管理不善,就容易沾染上各种“疾病”:道乱占、线乱拉等“集镇病”,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农村病”,还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去年10月,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吹响了攻坚冲锋号。
江北,连山、连水、连村又连城,为此,打好生态牌,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就成了江北做好小城镇特色提升工作的必由之路。一年来,江北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排出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并以规划设计引领、卫生乡镇创建、道乱占、车乱开、房乱建、线乱拉、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7个专项行动为重点,全面改善小城镇面貌。据统计,江北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今年预计完成项目投资31.35亿元,至今已完成投资23.9亿元,其中列入2017年达标计划项目30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21个项目。
历史建筑修缮前
历史建筑修缮后
杆线下地智慧停车,复兴古城之美
欢欢面馆老板:停车场建好了,解放路宽敞了,我们的心里也舒畅了。
曾经,走在乡镇街头,各种电线如同“蜘蛛网”悬挂上头。慈城镇“推杆下地”工作率先开展,解放路以东区域道路及管线改造项目,建设管道长度5.2公里,目前中华路、公园路、杨家巷、察院巷、金家井巷、东横街、保黎北路、太阳殿路地下管线完工;中华路东段已完成杆线下地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路面整体风貌。
如今,慈城、洪塘已完成地下基础管道建设。在入户线整治方面,慈城与洪塘都对样板道路附近区域采用“三网合一”方式进行整治。
1200年的建县史,留给了慈城小城镇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慈城依托江南第一古县城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路一河一门户,四街一园多节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主体结构,致力于凸显慈城古县城历史风貌、提升生活旅游魅力。为解决群众呼声强烈的“停车难”问题,慈城镇加快了古城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在镇政府东侧修建停车场,在解放路口新增临时停车场。“以前车辆都停放在路两边,我们做生意的门口不时被车子堵着,心里难免存在不愉快。现在,停车场建好了,解放路宽敞了,我们的心里也舒畅了!”路边欢欢面馆的老板告诉记者。
同时,江北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智能化。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慈城建立了“智慧城镇感知系统”“智慧景区系统”“智慧停车系统”三大系统,不仅将与整治相关的监测对象收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更是将小城镇整治与旅游业等产业进行积极融合,并新建了古县城东入口50亩花田景观。尤其是“智慧停车系统”,实现了道路执法智能化和路边停车无人化的管理,有效破解了小城镇道路交通拥堵和车乱开、停车难等问题。
慈城“线乱拉”整治前
慈城“线乱拉”整治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