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萍 制图
江北区创新三项举措 助力小城镇环境整治
江北区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创新地推出了三项举措。
一是广引第三方力量推进“市场化”整治。引入商管公司、科技发展公司、保洁服务公司等第三方力量,加强小城镇在秩序、科技、环境卫生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力度。如慈城镇引入第三方商管公司,采取全天候“守点、巡线、控面”方式,整治商铺跨门营业、车辆乱停乱开等现象,同时与科技发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古县城文化旅游体验业态等招商,重构新业态氛围,让“低小散”华丽变身“高大上”智慧古城科技文化产业园。
二是紧抓绿色发展推进“海绵化”整治。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对小城镇域内水文循环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形成“海绵特色”小城镇治水体系。该区将区域内雨水实现在夏秋两季蓄存,在冬春两季实现重新利用,提升雨水总体利用效率。同时对小城镇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回收预处理,通过中水实现再利用,削减生活废水对水环境的威胁;从源头截留雨水,补充地下水位的不足,缓解道路非点源污染造成的水环境问题。
三是融合区域特色推进“产业化”整治。立足各小城镇产业实际,将“产业特色”与“整治行动”相融合,坚持一边推进“三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整治),一边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去年10月,市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在审议通过《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方案》时强调,要坚持利民惠民原则,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城乡品质,推进美丽宁波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项民生工程使宁波众多小城镇正在不断变得整洁、有序、特色化,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黏合剂”,在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近几年,我市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小城镇的环境面貌成为突出“短板”,具体表现在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以及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等乱象。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既是针对“脏乱差”的环境整治行动,淘汰“低小散”的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又是促进包容共享的民生改善行动,根本目的就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些问题解决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惠民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锤炼干部的作风工程。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难免会短时间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切身利益,这就要看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不是工作做得细、做在前、敢担当。只要我们坚持依法整治、科学整治、长效整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这项工作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为老百姓建设幸福家园,群众才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才能顺利开展。
我们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一个个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会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将使宁波“名城名都”熠熠生辉。(李国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