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有个“熊猫血之家”
2018年01月22日 16:16:35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周颖

  在宁波,有这么一个爱心大家庭,每个成员的血液都像大熊猫一样珍贵,这种血医学名称为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它就是“熊猫血之家”。成立一年余,“熊猫血之家”的成员扩大到570多人,540人次献血,献血量达161580毫升,应急救援12次。他们的爱心,跨出宁波,跨出浙江,一次又一次,他们用珍贵的稀有血液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2016年10月22日,宁波“熊猫血之家”正式宣告成立。

  缘于血 570多人组建成 爱心大家庭

  Rh阴性血型在亚洲人群中所占比例只有3‰,俗称“熊猫血”。因为稀缺,所以一旦Rh阴性血型者遇到危难时,便会因寻觅不到血源变得惊慌失措。

  市献血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庄立回忆说,20年前,由于血液制备技术有限,尚无冰冻红细胞,一旦发生临床抢救事件,只能四处紧急寻找、招募捐献新鲜血液者,紧急时只能从外地调度稀有血型才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庄立至今还记得,有一天半夜,市妇儿医院一位产妇生产中发生意外,急需输血抢救,产妇的血型是Rh阴性血型。这半夜三更的到哪里去找Rh阴性血?庄立告诉记者,当时献血办并不掌握哪里有Rh阴性血型者,他只能试着向最近的绍兴市血站求助。所幸,绍兴血站正好存有400毫升的Rh阴性血。“快,赶快派车去取!”这边,医生和产妇家属眼巴巴地等待着救命血,另一边,司机师傅一路上争分夺秒……

  类似的紧急情况,引起了市献血办、各医院的重视,也让Rh阴性血型者感觉到了建立互助朋友圈的重要性。2002年,随着信息系统的建立,市中心血站建起了稀有血型资料库,并慢慢扩大。为传播稀有血型的相关知识,团结“熊猫血”成员,市献血办每年邀请稀有血型者举行座谈会。庞张英是宁波眼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2000年,当时还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她,在阳光广场看到献血车,出于爱心,她献了血,事后才得知她居然是“熊猫血”成员。这之后,庞张英每年坚持献血,目前捐献全血达6400毫升,是宁波市全血献血量最高的一位“熊猫侠”。2002年,她应邀参加了稀有血型者座谈会,从而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伴,其中就有“熊猫血之家”理事长卢永军。

  2006年,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卢永军发起建立了一个稀有血型QQ群,由于因血结缘,QQ群起名“血缘”,这便是“熊猫血之家”的前身。卢永军告诉记者,成立QQ群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必要时大家可以互帮互助。QQ群最初成员不足10人,在群成员多方宣传下,申请加入稀有血型QQ群的人络绎不绝,一年后,群成员数扩至100余人。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出于G20峰会备血的需要,同时,为了让更多稀有血型的人了解自己的血型,并更好地保障稀有血型临床用血,2016年10月22日,宁波“熊猫血之家”正式宣告成立。据“熊猫血之家”副理事长庞张英介绍,“熊猫血之家”成立仅1个月,就有60多人献血,当月的献血量相当于“熊猫血之家”成立之前3-4个月的献血量。

  到2018年1月9日,加入宁波“熊猫血之家”的“熊猫侠”已有573人,年龄最大的为50多岁。群内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南到广东,北到河南、河北,覆盖各种不同职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在宁波工作,或曾在宁波工作。

  据统计,2013年-2017年,稀有血型献血人数及献血量逐年递增,宁波“熊猫血之家”成立以来,应急献血救援达16次,参加应急献血将近100人。其中,2017年宁波稀有血型献血人数达540人次,献血量达161580毫升,用血量达158600毫升;应急献血救援12次,50余人参与。他们的救助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宁波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庞张英说,“只有让更多稀有血型的人了解血型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对无偿献血的误解,主动献出自己的血液,才能保证宁波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 据了解,与常规血型不同,为对临床用血产生最大效用,稀有血型者必须献全血,所以一年最多只能献2次。


发布在“熊猫血之家”微信平台上的紧急救援患病婴儿的招募信息。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女,46岁,临床手术。常备血1000ML。但由于患者血型特殊,不仅需要B型Rh血液,而且同时需要C血型抗原阴性的血液……‘B型RH阴性’爱心献血可至宁波市中心血站四楼,先检测C血型抗原是否阴性,确认C抗原阴性后再献血……”

  “熊猫血之家”微信平台上这则紧急招募背后涌动着宁波人的爱心。

  2017年9月初,46岁的黄女士在宁大附属医院被确诊为宫颈癌,病情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根治性子宫卵巢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然而输血科在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黄女士是Rh阴性B型血,雪上加霜的是该患者体内又产生了抗-C抗体,像这种“熊猫血”同时又出现抗-C抗体的几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由于情况特殊,输血科马上联系了主治医师,建议手术择期进行。但一个现实情况摆在众人眼前:黄女士生理周期即将来临,12日之前一定要手术,否则很有可能要延后半个多月。医生等得了,但病情发展迅速的黄女士等不了,她的病情恶化很快,仅3个月时间,宫颈癌已达到中期,一旦延迟手术,她很可能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医院赵枫主任很快联系到市中心血站,“恳请在11日之前务必找到血源!”

  当时正好赶上周末,市中心血站体采科科长罗林立即向“熊猫血之家”副理事长庞张英求助,很快,一条紧急招募献血志愿者的信息发布在“熊猫血之家”微信群。令人感动的是,当晚就有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志愿者离上次献血时间还不到半年,也主动加入献血队伍。第二天,两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从十几位“应征”的B型Rh阴性志愿者中被筛选出来,成功献出800毫升宝贵血液,黄女士得以如期手术。两位成功献血的“熊猫侠”,一位叫李杰,家住北仑,他当天很早就出发了,辗转多次换乘公交车,到市中心血站来献血。另一位志愿者,叫应成培,他是一位公交车司机。应师傅本来那天是要上班的,为了这件事情,他向单位申请了调休,从奉化开车一个小时来到血站献血。“既然我符合献血要求,那就献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应师傅说道。此爱心之举被宁波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


“熊猫侠”爱心献血。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熊猫血之家”成员们的共同想法,朴素,却感人。

  2017年12月23日,慈溪四灶浦的姜先生家里愁云惨淡。姜先生由于高空坠落,导致多处内脏大出血,于12月22日深夜在宁波市第六医院进行了紧急抢救手术,可是姜先生为Rh阴性A型血,血液库存不足,手术之后姜先生仍未脱离危险,血色素不断下降,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血源,患者将有性命之忧。手攥着医生开具的病危通知书,欲哭无泪的患者女儿姜女士试着在朋友圈发布了求助信息,“有谁认识稀有血型Rh阴性血型的人或者交流群,请尽快告知,帮忙救救我的父亲!”

  “熊猫血之家”有“家人”看到消息后立即在“熊猫血之家”微信群进行了消息转发,并于晚上6时发布紧急招募,到晚上9时半,共有10余位“熊猫侠”报名献血。第二天,“熊猫血之家”应急献血共计2600毫升,因为这些救命血,姜先生生命体征渐趋平稳,于输血两天后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

  感恩于“熊猫血之家”的救助,从而加入“熊猫血之家”,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在“熊猫血之家”已成常态。

  郑明申和弟弟都属于“熊猫血”,2017年初,弟弟在上海手术急需用血,“熊猫血之家”的“家人”们伸出了友爱之手,因为感动,郑先生此后也申请加入了“熊猫血之家”。一次,他的血型刚好与患者相符,一看到紧急招募后,他立马致电“熊猫血之家”理事长卢永军:“之前几次我的血型都对不上,没办法,这次刚好相符,您一定帮忙给我排个号!”

  因为“熊猫侠”的紧急救助,陈先生2个月大的女儿终于成功施行了手术,电话中,陈先生一定要让记者转告“熊猫侠”们:等女儿长大了,一定教育她加入你们的爱心队伍!

  爱心,在奉献中延续、壮大。“熊猫血之家”在日渐庞大的同时,他们的爱心开始跨出宁波,跨出浙江。这些年,这支因血而结缘的志愿者队伍先后参与了50余次紧急救援任务,累计献血30万毫升。其中,卢永军个人就参与17次救援,累计献血5800毫升。不仅如此,“熊猫侠”们还奔波全国各地无偿献血,北京奥运、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上,都有他们的身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次紧急献血,“熊猫侠”们都从来不收家属一分费用,即便是到杭州、上海,所有费用都自掏腰包。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傻,但“熊猫侠”们不这么想。“我们‘熊猫血’都是一家人,帮助‘家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卢永军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此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建立了“熊猫血之家”,大家一起用爱心一次又一次解救他人于危急之中。

  能否为无偿献血提供更多保障?

  2018年1月7日中午12时,“熊猫血之家”发布了一条应急救援招募信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Rh阴性O型血,因稀有血型血液供应不足,无法立即手术治疗……几分钟后,3位“熊猫侠”报名参与献血。1月8日早上6时多,3位“熊猫侠”冒着严寒从宁波出发,开车赶到上海市血液中心,最后有两位“熊猫侠”成功献血,共捐献600毫升血液。

  1月16日中午,婴儿接受了手术,孩子父亲特意发来微信表示感谢。高兴之余,卢永军再一次想起了队员们的心事。

  因为血型特殊,“熊猫侠”们总免不了要跑到外地,进行应急献血,而且交通、食宿都是自掏腰包,这样一来,不仅路上安全没法保障,而且实际成本也不低,并且由于路途奔波劳累,造成血液中有些指标不合格,或者志愿者由于自身原因致使血液不合格而不能献血等,这既浪费了志愿者们的时间与精力,也可能会使患者耽误治疗良机。

  据了解,今年1月6日,在宁波“熊猫血之家”成立一周年暨2017年度宁波市稀有血型者联谊活动上,宁波“熊猫血之家”与宁波市三门商会签约,成立稀有血型援助联盟,由三门商会为“熊猫血之家”提供献血的路费和保险费用等,为献爱心的“熊猫侠”们保障献血整个过程的安全,使更多想献爱心的“熊猫侠”解除了顾虑。

  不过,卢永军认为,“很多时候,志愿者大老远跑过去,又不能当天献血,只好住下来,费钱又耗时间。如果在当地就能提供跨市、跨省的应急救援血液保障,志愿者们就能少花很多时间、精力。”

  考虑到Rh阴性血型的稀缺,为避免临床用血紧张,能不能建立日常化的献血机制,将Rh阴性血冷冻保存,以解应急之需?采访中,有多位Rh阴性血型者提出这一问题。于是,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市中心血站。

  据介绍,目前,通用的红细胞保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最多可保存35天;第二种是温度保持在零下65摄氏度以下,最多可以保存10年。据了解,第二种保存法因为保存成本高,一般只限于保存稀有血型血,去年以前我市也曾用此保存方法保存稀有血型血,但这种保存法必须在血液中添加复方甘油溶液,而从去年开始,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国家不再通过复方甘油溶液的生产审批,目前我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复方甘油溶液。所以,目前稀有血型血和其他血液一样,最多只能保存35天,时间一到,这些宝贵的“熊猫血”只能充作普通血液。



制图:陈敏 周颖


标签: 熊猫血;义务献血;血型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