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时间已到,夏日的晚上,看场球赛,喝点小酒,来一顿海鲜大餐,十分惬意的享受!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爱好吃海鲜的人千万要注意了!食用贝壳类海产品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
舟山岱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重要消费警示!
浙江省周边海域已进入赤潮高发期,可能对贝壳类海产品带来食品安全风险。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赤潮,国际上称“有害藻华”。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
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贝类摄入此毒素对本身无害,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该毒素遇热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
所以人一旦食用,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一旦食用海鲜后发生中毒,首先要马上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处理。因为中毒不比其他疾病,如麻痹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等,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而且毒素可以致命。
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
福州连江和石狮海域
发现两起有毒赤潮
6月15日,福建连江后湾至同心湾海域有毒米氏凯伦藻赤潮仍在持续,约为5~6平方公里。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明显缩小。
1、赤潮高峰期,不要买野生贝类
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2、烹饪要煮透,内脏别吃
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
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一次别吃太多。
3、滩涂海鲜受赤潮影响小
【谨慎吃】赤潮的毒素通过生物链会进入淡菜、鲍鱼、扇贝等贝壳类海产品体内,人食用后容易产生中毒现象。
【放心吃】不过,像蛏子、血蛤等贝类,因生活在滩涂附近,携带这种毒素的可能性则较小。养殖的鱼虾也完全不受赤潮影响。
4、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赤潮主要是“米氏凯伦藻”等有毒藻种。人体感染后患者的尿液呈酱油色,造成肾功能衰竭。”
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是可以自行排解。此外,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
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赤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沿海地区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进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密度高的区域由于自身污染,也可能形成赤潮。
2.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
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3.适宜的水温和盐度
表层水温的突然增加和盐度降低时,会促进赤潮的发生。在水体交换弱的封闭海湾,赤潮一般发生于雨过天晴之后。
4.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
海流、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如果风力适当,风向适宜的话,就会促进赤潮生物的聚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