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大溪。
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
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转眼一年过去了,横坎头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前天上午,记者跟随村民志愿者走进了横坎头村。
1与时俱进的“美丽庭院”
走进村民黄志颖的家,50多平方米的整洁庭院便映入眼帘。
偌大的院子里,已经栽种五六年的20多棵红枫树与小菜地纵横交错,绿油油的青菜、大蒜等长势甚好,周边不见一根杂草。
今年55岁的黄志颖是村里的志愿者,说起村里这一年来的变化,他借用儿子的一句话说,“每年回家都有大变化”。
黄志颖告诉记者,儿子当兵11年了,每年只有探亲时才回家,儿媳在杭州工作,老两口则帮忙带着孙子。黄志颖说,自己也去过不少城市,觉得哪里都比不上越来越美的家乡。
“家门口的农民公园成为村民们休憩的好地方。”顺着黄志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去年建成的农民公园美丽整洁,公园里设有志愿者驿站,新建的公厕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除了农民公园,乡村振兴馆也快开放了。”在公园散步的73岁志愿者黄志尧说,村里的大环境好了,村民们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就拿去年镇里开展的“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来说,不少村民家都入围了。
记者看到,在农民公园的东头,党员黄鸿彬家的大门前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美丽庭院”荣誉牌;还有一块是家风牌,上面写着“我们的家训——家和万事兴”字样。尽管家里没人,但透过门缝,一眼便能看到庭院内整洁有序。
“谁家如果收拾得不干净,是要被别家比下去的,不变也得变。”说起“美丽庭院”的荣誉感,黄志尧说,“大家”的环境好了,“小家”也不能落后,要与时俱进呢。
“村里环境变了,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他们说话做事常常以全国文明村的标准要求自己。”说到乡风民风的改变,横坎头村委会委员邵民波说,村里的志愿者团队已从10多人发展到50多人,自发参与的村民很多。他们在维护好自家小环境的同时,更多的是想为村里出一份力。
2垃圾分类让村庄越来越美
去年上半年,垃圾分类工作在横坎头村全面推进。
今年56岁的村民志愿者孙小莲说,2013年,村里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孙小莲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有个路过她家门口的村民把橘子皮随手扔在了地上,正好被她看到。当时,她二话没说就捡了起来,放到了路边的垃圾桶里。这一举动恰好被回头的村民看到,对方触动很大。
“自从实施垃圾分类后,村里越来越美了。”在黄志尧眼里,垃圾分类没有推行前,村民没有养成卫生习惯,垃圾都是随意倾倒在农田或溪边。如今,哪怕把瓜皮果壳拿在手里,村民们也不会随意扔在地上。
“垃圾分类我是打心底里支持的,我还成了义务监督员。”黄志尧告诉记者,一次他发现有个位置偏远的垃圾桶20多天没人清理,反映到村里后,当天就清理干净了。事后他了解到,垃圾滞留原因是原清洁工辞职后,交接工作遗漏了。
“村民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在他们心里都有一条底线,就是谁都不能破坏整洁的环境。”孙小莲说。
3民生实事一桩接着一桩
“过去一年,村民们全力支持村里的建设。不仅民生实事多了,村级经济增收了,村级道路也亮化了,大溪石驳岸整治工程也在去年年底完工了。”黄志尧说,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村民们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在让贤桥的东部区域,记者看到,横坎头村村民集中安置小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邵民波告诉记者,占地1万平方米的一期安置工程是去年年初启动的,建成后可以安置66户高山移民和桥头堡改造拆迁户,预计在今年年底交付。二期工程将用于安置困难户和无房户,解决他们的生活居住问题。
邵民波说,村里老旧的文化礼堂已不能适应需求。去年4月,新文化礼堂征地工作正式启动。
“同步启动的乡村振兴馆目前已经建成,这两天就要开馆了。”邵民波说,这两个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左右。此外,浙江四明山“绿领学院”成功挂牌。建成后的几大平台,将成为横坎头村乡风文明、红色基因传承的宣传平台,可以展示革命红村的历史变迁、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提升等发展新变化。
4透过数字看横坎头村发展变化
今年75岁的志愿者黄水明,1975年退伍后回到村里,见证了横坎头村的点滴变化。
“我经常在景点参与志愿服务,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真是打心底里高兴。”说到乡村旅游的开发,黄水明真情流露。
“习总书记鼓励我们要苦干实干,建设美丽乡村,这一年来,大家的脚步不敢停下来。”提到习总书记的回信,同样激动的黄志尧告诉记者,习总书记的回信给了全村人莫大的鼓舞,大家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努力开发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记者从横坎头村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前往横坎头村参观的游客人数突破70万人次,当年实现村级收入528万元,同比增长一倍多。人均可支配收入31280元,同比增长13.5%。
从民生工程来看,2018年度重点工程共18项,其中已经完成建设8项,正在建设10项。
从丰富老区人民的精神文化层面看,2018年度全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6次,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按照总体规划设计,2018年横坎头还持续推进了外立面整治、农民公园、紫溪自然村饮用水提升、浙东红村文化礼堂等近20项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既提升了村庄形象,又成功创建了3A级旅游村庄。
“想知道变化有多大,请来横坎头村看看吧!有习总书记的关心,横坎头村人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的!”这句话,是志愿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