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奋力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宁波新篇章
2019年05月23日 08:08:42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

宁波东部新城金融中心 (资料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地处长三角南翼的宁波要进一步抢抓机遇、提高站位,深入谋划、积极有为,深入实施国家战略,奋力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宁波新篇章。(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

  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面落实这一国家战略,成为浙江今年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5月6日,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

一、新形势新要求

  新时代新形势下,宁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要求,区域发展有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刻不容缓。

  1、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长三角区域在我国改革开放格局中举足轻重,长三角一体化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浙江亲自擘画实施“八八战略”时,就鲜明提出“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他充分肯定了宁波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指出“宁波在北接上海这个问题上觉悟早、行动快、办法多”,“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之一,一定能够在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发展中大显身手,大有可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宁波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温故知新、知行合一”实施“八八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指示的具体行动。

  2、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向纵深推进,长三角区域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国家战略叠加,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着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共同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将区域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有效衔接,共同打造亚太经济圈最发达的引擎,以有效带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3、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逆全球化”现象有所抬头,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前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1/4-1/3之间,理应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上有所作为。宁波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亚太国际开放门户的功能优势,联动推进以贸易-生产-投资-金融一体化为标志的多领域开放,主动参与乃至主导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打造我国接轨国际、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提高长三角区域乃至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客观需要

  城市群是全球经济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长三角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世界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版《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并明确将宁波建设成为五大都市圈之一。在此背景下,宁波积极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承接上海功能辐射,加快建设宁波都市圈,协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5、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创新和人才是现代城市竞争的关键,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目前宁波发展相对的短板。当前,上海正依托长三角区域打造全球城市和科创中心,日渐成为国内外先进理念、创新资源、金融资本汇聚的中心,以及周边地区乃至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窗口。如何充分利用上海在科技创新、金融信息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借梯登高、借力发展,成为宁波补齐创新短板、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新定位新路径

  宁波要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以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动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发展和区域合作战略,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战略规划对接共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民生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为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宁波样板、作出宁波贡献。

  综合分析内外形势及区域优势,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宁波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定位及其理由如下:

  1、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宁波是国务院确定的长三角五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禀赋优良,走在前列潜力巨大,可以建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宁波是国务院确定的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也明确提出提升南京、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定位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对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一以贯之。

  3、国家“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被总书记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去年省政府批复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海上丝路指数”、宁波17+1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已打出品牌,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可充分发挥宁波的开放优势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优势,助推长三角地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4、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宁波国际贸易基础扎实,港航物流发达,体制机制灵活,营商环境良好,承担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目前正积极对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定位为“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与上海错位发展,可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区域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5、“数字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样板城市。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有一大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数字化基础好、潜力大,目前正谋划建设“数字宁波”,定位为“数字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样板城市”,有利于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带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三、新任务新举措

  1、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科创大平台,共同建设长三角现代化经济体系

  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体系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科创大平台。一是加快建设前湾新区。前湾新区范围包括杭州湾新区和余姚、慈溪部分区域,主动承接上海功能转移和辐射,建设浙沪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大平台。二是打造甬江科创大走廊。集聚高端科创要素,增强自主创新功能,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策源地。建立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联动发展机制,争取成为G60科创走廊的延伸区域。三是打造一批“万亩空间、千亿量级”战略大平台。加快建设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南湾新区等,打造成为高能级战略平台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建立各大平台与上海重点园区的对口联系机制,谋划建设上海—宁波产业转移双创示范基地。

  2、聚焦大枢纽建设,着力谋划建设一批大通道项目,共同建设互联互通高效长三角

  加快推进陆港、海港、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沪甬“1小时交通圈”。一是超前谋划跨海沿湾重大项目。推进沪嘉甬铁路早日开工建设。谋划推进沪甬跨海交通通道,争取纳入国家综合交通规划;谋划推进甬台温福高铁,加快建设金甬铁路,抓紧谋划甬舟铁路、甬金城际。二是完善高速公路网。重点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率先开展交通领域应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推动长三角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甬舟高速复线。三是建设枢纽性机场。高水平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成运营机场三期,谋划建设机场四期和第二通道,扩大航空口岸开放;启动建设宁波城西综合枢纽,打造类似上海虹桥的综合枢纽。四是共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强化区域港航协同,共同组建长三角港口联盟,逐步建立统一的港口运营机制。

  3、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开展一批改革开放试点,共同构建长三角全面开放新格局

  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开展一批改革开放试点,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一是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争取浙江自贸区赋权扩区到宁波,与舟山形成联动发展格局,重点发展集油气生产、储运、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油气全产业链,努力建设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二是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以梅山为核心载体,以“五通”为重点,力争在海丝指数、国际人才社区、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改革等领域取得突破;创建“一带一路”中国-意大利(宁波)园区。三是建设宁波17+1经贸合作示范区。高水平举办国家级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建设一批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功能平台,提升对长三角区域的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全力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积极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依托梅山、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一批专业特色进口商品市场,争取每年增加进口额500亿元以上。

  4、聚焦“数字中国”样板城市建设,强化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一是促进信息网络联通共建。推进长三角5G网络协同布局,优化提升宁波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数据共建共享平台。二是共同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联盟与产业一体化协会,共同构筑开放协同的产业互联网融合生态,与上海共同推动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领域平台化共享。三是强化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协同推进共建科技成果转移高地,参与建立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协同发展机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项目攻关。四是积极营造具有“场效应”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长三角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合作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在长三角地区试点若干创新改革举措;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探索技术转移新模式,推动上海科技飞地建设,探索宁波、上海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5、聚焦大都市建设,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提升和谐美丽宜居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实施一批共建共享民生项目。一是强化教育人才合作。深化与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合作对接,推进同济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持宁波教育学院;在杭州湾新区建设沪甬人才合作示范区,积极引进集聚上海高端创新人才。二是强化医疗卫生合作。推进与复旦大学合作办学办医洽谈,争取合作共建一所综合实力靠前的三甲综合性医院;深化“三医”联动综合改革,推进长三角医保目录统一和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三是强化文化体育合作。引进长三角区域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到宁波创办分院。四是公共服务同城化。加快医保、养老、文化等“一卡通”建设,逐步实现区域社保“一卡通”,民生一卡联通、一卡结算。五是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同实施环杭州湾区域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合力建设长江口—杭州湾蓝色生态屏障。

  6、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创新一批市场一体化制度,共同促进区域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改革,加快建设规则相同、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一是加快能源市场一体化。发挥宁波舟山LNG全国登陆中心对外辐射作用,合力推进区域油气煤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天然气管道联网联通;深化与上海能源交易中心合作,探索建立大宗商品线下交易平台。二是加强金融交流合作。对接上交所科创板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宁波企业上市;积极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航运金融、保险科技、普惠金融等特色优势领域打造区域性、功能性的分中心与后台基地。三是推动区域信用一体化。参与长三角地区深化国家信用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合作建设信用长三角一体化平台,重点推动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等领域的跨区域联合奖惩。四是推动区域标准一体化。共同探索建立区域质量一体化战略合作机制,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环保等领域的长三角区域标准一体化。

标签: 长三角;国家战略;一体化;区域一体化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