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海定波宁 法治护航美好生活
宁波奋力打造法治中国先行市
2021年04月23日 09:54:28 来源: 浙江在线 孙俊

  浙江在线4月23日讯(记者 孙俊)春潮涌动处,法治进行时。

  东海之滨,三江汇聚,浙东文化的发源地—宁波,它从7000多年历史中走来,抬头仰望星空、低头践行法治。如今,宁波法治之路走深走实,法治之花绽放光彩,人民群众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宁波东部新城 严龙 摄

  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6项创新工作获评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在2020年度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宁波跃居全省第一位……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十五年来,高水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宁波法治建设“开花结果”:

  加强党的领导。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市委理论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超额完成学法计划,常态化举办“推进依法治市专题培训班”。

  推进科学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化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立法调研制度,全面推行重要法规草案起草“双组长”制度,首次与杭州开展协同立法。

  坚持依法行政。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抓好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展推动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专项行动,2020年实现全市行政争议发案量同比下降23.11%、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为6.67%,同比下降49.5%,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促进公正司法。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员额法官、检察官动态管理制度,落实院(庭)长办案责任。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2020年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收案同比下降6.94%。

  建设法治社会。规范化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面建成,“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起点,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宁波的目标,宁波全面深化法治化改革,奋力打造法治中国先行市,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海曙:智慧法治

  凝心聚力勇争先

  2020年3月19日,摊贩王某因无照经营被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查获,执法队员手持PDA取证,并对王某出具《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处以20元罚款,这是宁波市首张使用智能手持PDA现场开出的罚单。

  取证执法如此高效,得益于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运用系统建设,通过“一软件一系统一终端”(即移动终端执法软件+后台信息化执法管理系统+手持移动执法终端PDA)的无缝对接,实现取证开单罚款“一站”完成,城市管理“多场景”应用,执法办案“全流程”监管,有效提升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海曙区以智慧赋能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执法、司法、普法工作上“云端”,将各类智能应用场景融入群众生活。比如,“云调解”,通过线上调解为一户家庭追回8岁小学生在直播平台对主播打赏的5万元,让互联网纠纷化于指尖;“云普法”,线下打造民法典·婚姻家庭主题馆,线上直播开馆仪式推送主题馆文化,单日最大播放量达4万余人次;“云审查”,将合法性审查通过钉钉模块搬上网,实现审批过程高效公开。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民惠民与民同享,海曙区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持续加强法治供给和法治效能,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法治浙江(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江北:初心为民

  良法善治写担当

  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前三名,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连续16年获评省平安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2020年法治浙江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砥砺奋进勇攀高峰,江北区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一套材料‘零跑步’,只需通过‘浙里办’APP扫码,一步进入办事界面,即可全程在线申请,太方便了。”企业“一件事”标准化政务公开专窗给越来越多的市民带来便利。江北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个人和企业“一件事”集成公开,创新编制各类集成服务“一本通”,涉及1167个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3045个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388个基层群众民生服务事项。

  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江北在全国首创“非现场”执法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监控取证、案件处理、非诉执行等非现场手段完成违法行为查处,既减少了与违法当事人“面对面”执法可能产生的执法冲突,也保证了执法处罚的有效落地。

  社会治理,更深一度。江北创新推出行政执法“清单式”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江北区居民小区(村)易发违法事项执法清单》,涉及执法事项30类66种情形,覆盖“乱堆放”“乱停车”等易发违法事项。通过推进小区执法定人、定职、定岗,执法清单、执法人员信息、电话联络方式和执法处理结果公开的“三定四公开”,实现“遇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鄞州:全域治理

  满城浸润法治风

  鄞州区是宁波市核心区,如何破解居民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等治理难题?

  敢于“亮剑”,勇于担当,鄞州着力探索“一核、三治、五共”全域治理模式。“一核”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三治”是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基础,“五共”是以共商(对话式)、共治(多元式)、共管(清单式)、共建(契约式)、共享(普惠式)为路径,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

  基层干部用权不透明,边界不清晰怎么办?鄞州创新实施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着力打造全国基层公权力运行样板区和全域社会治理标杆区。

  如今,在鄞州区的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等400多家基层单位以及各个村社,都能看到“三清单一流程”图表醒目地挂在公开栏里,与农村基层权力清单制度共同构建起对基层公权力运行立体式、全链条的监督体系。

  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按照依法有据、便于操作、易于监督的原则,分别编制行政村、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3套权力清单共93条、责任清单共49条、负面清单共28条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共93张。

  在创新路上持续奔跑,鄞州区以法治鄞州建设、县域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依托,统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最多跑一地”改革等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为鄞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宁海:基层法治

  奏响乡村和谐曲

  “小清单”,解决乡村治理大问题。

  把村干部小微权力“关进笼子”,2014年,宁海县在全国首创了“小微权力清单36条”,这本正文只有31页的小册子,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项目招投标管理、资产资源处置等19条集体管理事项以及村民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款分配等17条便民服务事项整合成清单。除了清单,宁海县还为基层事务处理制定了流程标准,可以说既是办事“路线图”,也是监管“明细表”。2018年,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小诊所”,释放乡村治理大能量。

  宁海县整合了村警务室、调解工作站和法务工作室,专门建起村“法治诊所”,由驻村法官、辖区民警、法律顾问、村综治维稳干部等人员进行全日制“坐诊”,提供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申请、村内重大项目法治审查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县7个村建立了法治诊所,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

  以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宁海法治乡村建设硕果累累。

  2019年6月,全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宁海召开。第一期“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班在宁海成功举办。岔路镇下畈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 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入选浙江省法治乡村实践优秀案例中的特别指导性案例。

  象山:村民说事

  乡村善治金品牌

  每当夜幕降临,象山县方家岙村的“村民说事”长廊总是挤满了村民和村干部,从最初的说纠纷、说抱怨到现在的说发展、说建设,“村民说事”的内容不断革新。

  从“有事多商量”这一朴素理念出发,2009年,象山率先在部分农村试行开展“村民说事会”。随后,“村民说事”制度在全县推广,历经十多年探索实践,象山不断完善“说、议、办、评”四个环节,形成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构筑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的全闭环。

  民主协商,“敞开说”和“共同议”相结合,畅通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制度化渠道;决策推进,深度融合法律法规,建立起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矛盾化解,提供诉求表达新渠道,实现“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2019年,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象山召开,“村民说事”制度作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会上交流。

  村民说事只是一个缩影,法治护航,久久为功,象山县法治建设成绩亮眼:荣获“2020年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县”、“2020年度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获得“一星平安金鼎”;法治浙江(法治政府)考核位居宁波市第二、浙江省第五。而在接下来的法治建设中,象山还将续写更多精彩!


标签: 法治;法治政府;法治建设;宁波;权力清单;乡村治理 责任编辑: 江小来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海定波宁 法治护航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