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集聚区菜场周边秩序向好,整治仍将继续
2016年08月14日 19:15:00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胡晨敏 俞施

  浙江在线8月14日讯 8月12日上午9点,记者随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新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如龙悄悄来到银桂菜场。本报6月27日曾对银桂菜场周边乱象作过报道,如今,新新街道已开展了一个月左右的周边秩序整治。郑如龙说,他已提前一天让协管员们不去维持秩序,他想看看在没人劝导的情况下,银桂菜场周边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

  秩序明显好转

  当天的情况没有让郑如龙失望。自从7月中旬开展整治以来,新新街道在银桂菜场、丹桂菜场各安排了4个协管人员,分上午6点半至11点、下午3点半至5点半两个时间段进行巡查,对菜场外占道经营的流动菜贩进行劝导。

  当天,银桂菜场周边秩序已明显好转,只在菜场入口附近一条小道的拐角上,有着零零星星四五个流动菜贩,买菜的人也寥寥无几,菜场附近的几条路都不像以前那么拥堵,车辆、行人畅行。

  进入菜场后,记者发现,这里的人气比一个半月前记者看到的有所好转,前来买菜的市民明显增多了。“外面的流动摊贩一少,里面的人气自然就旺了。”市场管理员范大姐说。

  少数摊贩固守场外

  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银桂菜场内,仍有几十个摊位空着。记者看到,为了增加菜场摊位收益,甚至有丧葬用品的店家进驻到了菜场里。而在菜场周边,有一些流动摊贩瞅准了没有协管员的空档,把摊子摆了出来。

  “买点菜吧,我自己种的。”在丹桂小区,一位老奶奶坐在一家小店门口的台阶上,身旁地上摊着一块布,上面放着一些丝瓜。尽管每天都需要向店主交几块钱的“场地费”,这位老奶奶依然不肯搬进设有免费自产自销摊位的菜场,哪怕最近的十五田铺菜场离这里仅四五分钟路程。“我在这里卖习惯了,大家都知道我的菜好吃,换个不熟的地方,菜就卖不出去了。”老奶奶解释自己不肯进场的原因。

  市民安全意识不足

  有市才有场,菜场外流动摊贩的存在,也与市民频频光顾有关。不少市民之所以愿意光顾流动摊贩,是因为觉得场外农民自产自销的菜更安全。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记者在银桂菜场找到了市场检测室。市场管理员范大姐说,她们每周都会对菜场内出售的蔬菜、冷冻食品等进行农药残留、甲醛等多项检测,发现有超标的蔬菜、食品,他们会当场没收,并在第二天进行复检,只有检查合格了才会允许他们继续出售。

  银桂菜场外,一个摊贩打着自产自销的名义向行人推销蔬菜。“这些菜我们自己都吃的,怎么会打农药呢?”摊贩为了说明菜的安全,搬出了家人,说:“连我孙子都吃这菜,很安全的!”但当记者问她,这些菜是否经过农药残留等检测时,她却表示自己不懂这些。

  “菜场里的菜贵呀,有些菜一斤就要差一块多呢!”一位正在银桂菜场外流动菜摊上买菜的市民告诉记者。但对于这些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她表示自己没考虑到这一层,“方便、便宜就好了。”

  尽管成效明显,但新新街道干部表示不敢懈怠。“我们将继续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高压整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市民的消费习惯。”郑如龙说,不在流动摊上买菜,不仅是为了周边环境、秩序着想,更是为了市民自身安全,希望市民能够形成文明、安全意识,进菜场买菜卖菜。

标签: 菜场;秩序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