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举办迎回归颂祖国文艺晚会。
浙江在线5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县委报道组 吴莉莉)开化很远——从杭州到开化,直达大巴需要近4小时车程。而记者选择了坐高铁75分钟到衢州,再转大巴,上高速,70分钟左右抵达开化。算上早晨6时30分从家里出发,抵达开化县城的时候,正好11时30分——花费整整5小时。
开化很小——“小小开化县,三爿豆腐店。衙内打屁股,城外听得见”。新中国成立初年的这首民间谚语,形象地说出了开化县城的“小”。这个当年人们口中的“小”县城,却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如今山清水秀林茂、物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开化也很奇——在这个山城里,竟然“藏”着一座101岁的公共文化馆。抵达开化,等待我们的,是开化县文化馆馆长韩勇和老馆长徐增源。
3天的蹲点采访时间里,我们拜访了近20位群众文化工作者,获赠了一套7册、总文字量超过200万字的馆事群书。翻开历史,聆听故事,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开化县群众文化的持续红火,如同钱江源头的点点涓流,在浙江群众文化的长河上,留下源远流长的乐章。
开化县文化馆编排的舞蹈《船娘·喜嫁》。
一场“同乡会” 白发苍苍话当年
4月的午后,阳光照亮了位于江滨中路的开化县文化馆。顺着台阶拾级而上,脚下“开化县文化馆”6个烫金字样的楼梯压条,显示出厚重的年代感。
“这里,是开化县文化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3个‘家’。”老馆长徐增源忙着介绍,“开化县文化馆的前身是建于1918年的开化通俗讲演所。1949年10月,迁到了詹家大厅。后来,又搬迁至天香书院。我们现在的馆址,是1996年新建的,六层楼,近2000平方米。”这个出生于1940年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化文化馆刻下的每一个脚印。
跟着我们一起上楼的,还有5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来自同一个团队——城关镇农村业余剧团。
“好久不见啦!”“最近身体好不好?”还没等我们开问,老人们已经聊起了家常。因为年事已高,这些有着半个世纪交情的好朋友,都已多年未见。上楼梯时,两个阿姨把手紧紧地牵在一起。
在文化馆2楼的培训教室里,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1951年,县文化馆组织成立了我们城关镇农村业余剧团,主要是到乡村去演出,宣传中心工作。”戴着黑皮帽的大爷徐雨元首先做起了“主持人”,“我们大多是从城关镇国庆村等几个村出来的,都是老乡,一共有20多人。”
“团长就是老徐的妈妈周素远。”79岁的郑菊文指了指徐增源,“剧团的老一代就是他们几个戏曲爱好者,平时在文化馆大厅敲敲锣鼓、唱唱戏。后来,团里慢慢加入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我那时候才10来岁,在团里唱花旦。”
听到被点了名,徐增源马上补充“信息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化文化馆承担着广播、科普、业余教育(扫盲)、爱国卫生、图书、专业剧团、展览、曲艺、文物等多种社会性工作。我们这支农村业余剧团,翻越了全县的崇山峻岭,走遍了全县的深山老林和边远乡村。”
“就是嘛!一个村连着一个村,经常一演就是两个月。每天眼睛一睁开,铺盖一卷就要走路,几乎每天都要走一二十里。下午搭台,晚上演出,都是大家手把手自己做的。”79岁的汪柏树,曾经是个“放牛娃”,在团里却成了“男一号”的小生演员。婺剧、越剧、黄梅戏……经典戏、新编戏,他都演。有时候剧本发下来排练几天就上台了,边演边学。
每年演出大半年,都不收费用,村里只供大家吃饭。晚上,睡在祠堂、破庙等一些空房子里。油彩化妆,肥皂卸妆,皮肤一到冬天就干裂。这样艰苦的巡回演出,大家持续了近十年。
“没有劳务费?那为什么要去?”
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些老头老太都笑了。“拥护国家政策!”“喜欢文艺!”“把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到村里,让老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看到老百姓这么热情,感觉很满足。”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争着回答。
79岁的凌雁云,讲述了让人难忘的经历,“1957年,我们排了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优越性的睦剧《雨过天晴》,我演女主角。第一次到金村拜访未来公婆那天,突然接到通知说要临时加演,我连饭也没吃上,就拿着手电筒赶往华埠。40多里路,从天亮走到天黑才赶到。”
采访过程,总是会被大家追忆过去的讨论所“打断”。大家你说说我,我说说你,笑成一团。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十余年后,开化全县先后建有农村俱乐部270个、农村业余剧团100来个,群众文化氛围十分活跃。
1980年的文艺团队。
一叠老照片 耕耘艺坛事有成
提升群众文化活力,光靠文化馆几个工作人员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培养文艺骨干,才能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见到周珍梅的时候,她正在整理一叠泛黄的老照片。精致的盘发,剪裁合身的连衣裙,让她整个人显得温柔而优雅。
她是开化县北门小学的音乐老师,自1977年从杭幼师毕业后,就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1年,直到退休。
“文化馆对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一直很关心。”周珍梅说,“1978年,我毕业后的第二年,文化馆的孔兰芳老师就带着我去浙江歌舞团学习。每次有专家来县里讲课,馆里也会请我们一起去听讲,帮忙我们提升业务能力。”
“你看,这是我发明的‘流动舞台’。”周珍梅摊开照片,介绍起她的得意之作。1980年,学校三年级小朋友演出合唱《七一颂》。周珍梅用学校里报废的木门打造了一个“小舞台”,下面垫上滑板,两边接上长绳。当歌唱到“长夜里……”的片段时,随着后台绳子拉动,两个学生摆着战斗的姿势站在木门舞台上,随着舞台的移动而缓缓移动。“舞台一出来,台下一片欢呼,轰动了整个开化城!”周珍梅抚摸着相片,言语间难掩激动。
照片虽然旧,但是整整齐齐没有折角。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行小小的注解,里面都藏着一段故事。
“这是有一次,我到上海旅游,自己的东西一样都没买,就背回来30多桶皱纹纸,给孩子们做演出的裙子;这是把席草和泡沫剪好,再用颜料画出样子,这样卷起来可以当稻穗,打开了可以当席子。”周珍梅一张张摊开照片讲解,越讲越开心,“回忆往昔趣事,我真是3天3夜都讲不完。”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录像带、视频材料可以参考,全靠文化馆老师们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30多年来,周珍梅参与了开化全县不计其数的文艺演出,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同时也为县里的文艺工作贡献了她自己的力量。她的学生中,也涌现了导演、舞蹈教练等文艺工作者,正活跃在现如今的舞台上。
同样的记忆,也深深地烙印在华埠镇小学音乐老师余杏媛的脑海中。“文化馆经常叫我们一起参与培训,也帮我一起辅导、编排学生节目。”退休后,余杏媛还在县老年大学教民族舞蹈,继续耕耘着。
记者在开化县文化馆内采访。
几代群文人 干劲十足谱新篇
在开化县文化馆馆长韩勇的办公室里,我们发现了一套厚重的文集——《百年馆事》,分为事略卷、文学卷、文化理论卷、书画摄影卷、戏剧曲艺卷、民间文艺卷、音乐舞蹈卷7册。
这套总文字量超过200万字的文集,由我省资深群文理论专家郑永富作序,是开化县文化馆耗时3年时间梳理、编撰而成的馆史巨制,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开化县文化馆的历程。
“我在文化馆工作的短短3年时间,几乎跑遍了开化的32个公社。”上世纪70年代初被分配到开化县文化馆做群众文化工作的杨企予回忆,当年的公共交通设施差,长途汽车最多通到公社所在地,要通过山间崎岖的小道到大队、生产队去找文艺骨干或找素材,基本只能靠两条腿。
“下乡后,我们通常住在农民家里。夜里跳蚤非常活跃,让人难以入眠。”杨企予说起当年工作和生活的艰苦条件,感叹道,“但是,大家还是干劲十足,拼命努力争取在每年金华地区的文艺调演中获奖。”
“开化县文化馆在发展中也曾遭受过困难和挫折,但它始终不屈不挠地前进。”十几岁便进入文化馆生活的韩勇,父母也是老一辈的群艺人。他犹记得,1982年,开化县内实现乡乡建立文化站,开化县文化馆被评为省先进集体,“这些成绩都在浙江省群文史上留下了印记。”韩勇的内心,充满了作为文化馆人的自豪。
翻开《百年馆事》事略卷,可以发现,开化文化馆连年组织、举办各种文艺节会活动、大型主题欢庆活动,商交推介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一个接一个,文化辅导的成绩也历历在目。在文艺创作上,文化馆专业干部在省级以上发表和获奖的作品已超过400件。
韩勇的办公室里,还有一面巨大的书柜,里面陈列着馆里出版的各种书籍。“这本《如歌岁月》是老馆长孔兰芳的自传,这本《开化香火草龙》介绍我们的非遗项目……建馆以来,我们总共出版了127本书。”
楼上楼下一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忙碌着。2楼,办公室主任肖琳正在整理开化走进沪杭甬旅游美食推介会的演出方案。“现在,我们馆里有一支300多人的文艺团队。需要什么样的演出,都能选择最合适的骨干参加,大家也都愿意积极配合。”她调出了电脑里的视频资料,向记者示意,“你看,这是舞蹈《晒秋》参加2018年浙江省群众文艺汇演的场景,美吧?”
一本本书籍,一块块奖牌……谱写着一代代开化文化馆人在群众文艺活动的广阔阵地上,创出的累累成果。新的开化县文化馆已经开建,4600平方米的新馆,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如今的条件越来越好,相信文化馆的工作也将再创辉煌!”韩勇感叹道。
蹲点感悟
闪亮的日子
陆遥
和我走过的许多文化馆相比,开化县文化馆的外观算是很平凡的。平凡到我初见时内心不禁泛起疑惑:百年文化馆,就是这样?
没有气派而装饰一新的场馆,没有特别先进而现代化的设施。和较为宽敞的教室和排练室比起来,办公区域显得格外狭小。即使是馆长室,也不过就是一间放着老旧办公桌和电脑的房间,朴素而又简洁,并且被墙边摆满的几排书架挤得更加局促。人来得多了不够坐,几把上世纪80年代广泛使用的折叠椅便救了场。
细细听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一代代文化馆人在这里耕耘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家是怎么样抢救性兴办农民剧团,恢复基层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又如何吹响文艺的号角,带动全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热情高涨;进入新时代,年轻的开化文化馆人又是如何继往开来,继续创作接地气的新作品,奋斗在文旅融合的一线……点点滴滴,这些平凡的小事,宛若涓涓细流,汇聚出磅礴的能量。
这些讲述者,许多并没有被记录在文章之中。可是无论是90多岁的老人,还是20出头的青年文艺骨干,当大家讲起自己与文化馆的故事时,眼中,都有光——那是他们最闪亮的日子。
正如1955年进入文化馆工作的孔兰芳老人在回忆录中所写,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机遇不尽相同,贡献有多有少,在我的知识瘠土上,只能生长这样的果实。公共文化事业,本就是由一件件极为平凡的小事组成的。一代代文化馆人,正是这样顺应时代号召,从群众需求出发,默默奉献,在潜移默化中,提振一方乡风文明,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为我省公共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寄语
钱江源头歌声扬
开化县文化馆馆长 韩勇
我的童年,是在华埠文化站度过的。父亲是一位老文化员,一直从事越剧创作编排工作。文化站里经常有活动和演出,我每天放学后,站在宿舍的楼道上,就能看见下面正在排练节目。耳濡目染,年少的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进入开化文化馆,成了一名音乐干部。
总有一种舒缓优美或奔放激昂的旋律抚慰着心灵,无论低吟浅唱或放声高歌,那都是我们群众音乐工作者,在借用七彩的音符,为时代讴歌灿烂的阳光,为岁月酿造醇香的向往,为灵魂构筑绚丽的家园,为人生打捞快乐的时光……现在,我们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音乐文学队伍,创作了开化龙顶形象歌《家乡有支飘香的歌》等许多富有家乡特色的作品。
从上世纪80年代乡乡建立文化站的火热场面,到90年代多种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再到现在,农村文化礼堂歌声嘹亮,县里的每次重大活动,都会印刻我们文化馆人的身影……我们沿着前辈们艰辛创出的事业足迹,深入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将开化的基层文化生活步步夯实。
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能继续开拓群众文化事业,创新形式、深挖新时代的好故事好素材,让美丽的钱江源头歌声嘹亮、舞姿流丽,为开化的老百姓提供更丰富和精彩的文化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