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2日讯 记者9月11日从柯桥区文广局获悉,《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实施。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柯桥区建设成为非遗传承利用创新区、文化生态优化区和智慧非遗先行区,力争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地,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非遗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记者从柯桥区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柯桥区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区)和省春节文化特色地区。目前全区共有102个非遗名录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0个。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66人、各级各类传承基地39个。“十二五”期间,柯桥区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及时建立保护机构,近1/3的保护项目认定了代表性传承人。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非遗专项资金,对各代表性传承人、各传承基地每年予以0.2万元~1万元的经费补助。2011年以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达1708万元,居全市各区、县(市)首位。
近年来,柯桥区非遗工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和创新,亮点纷呈。2011年,柯桥区率先在全省启动非遗场馆建设,投入500万元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全力打造绍兴小百花、绍兴莲花落等戏曲曲艺金名片,顺利举办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和中国曲艺高峰论坛。越剧和绍兴莲花落先后赴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开展文化交流演出。王星记扇、绍兴黄酒等一批项目被选送到南非、中国台湾参展。绍兴宣卷馆、莲花书场2个国遗项目专题展示展演场所和湖塘街道香林村非遗馆、齐贤镇兴浦扇文化馆等5家村级非遗展示场所先后建成。今年上半年,绍兴清音班、绍兴圆木制作技艺和绍兴修缸补甏技艺3个项目通过市级初评已上报省文化厅。
未来5年,柯桥区将重点打造越剧、莲花落两大传统表演项目高地,建设黄酒文化生态区(湖塘)、绿茶文化生态区(平水)、水乡文化生态区(安昌)、运河文化生态区(柯桥)和信俗文化生态区(王坛)等五大文化生态区,培育十个非遗特色村。同时,加大非遗传承发展力度,以“非遗+”形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衔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