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万古名桥越州造 印证“古桥博物馆”美誉
2018年01月17日 09:10:04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记者 徐霞鸿

  “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 作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桥乡”,绍兴现存石桥704座,为国内一个地区内石桥数量之最。更为独特的是,种类多、工艺精的绍兴石桥营造技艺,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多个时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部分石桥(如八字桥、广宁桥、迎仙桥等)的营造技艺为国内罕见。2008年6月,绍兴申报的“石桥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这种可以全国通用的石桥营造技艺的完整序列是如何在绍兴形成的?除了具备全国各地石桥的共性,绍兴石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技艺呢?

罗关洲在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介绍古桥。

  多个“桥梁之最”

  印证“古桥博物馆”的美誉

  “茅以升先生评价绍兴古桥时曾说过:中国古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绍兴市古桥学会秘书长罗关洲告诉记者,《石桥营造技艺》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绍兴石桥营造技艺在全国的石桥营造技艺中极具代表性。

  “绍兴石桥是中国石桥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其营造技艺门类众多、齐全,是绍兴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石桥技术史。”在罗关洲看来,绍兴石桥不但体现了先进的营造技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那么,绍兴古桥在营造技艺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许多个“桥梁之最”,一次次印证了绍兴这个“古桥博物馆”的美誉。

  首先,数量最多。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绍兴现存石桥704座,为国内一个地区内石桥数量之最。同时,绍兴也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中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石桥最多的地区之一。来自我市文物部门的数据显示,绍兴目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石桥有:古纤道桥、八字桥、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迎恩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共有13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石桥有6座,如三江闸桥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石桥有38座,如跨龙桥等。同时,这些绍兴石桥中有38座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是这部著作中入选石桥比例最高的地区。

  其次,质量最好。根据最新调查数据,绍兴石桥拥有23个桥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石桥系列,有些桥型为绍兴独存,在别的地方已不可见。比如在“石桥营造技术之最”中,始建于南宋的八字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始建于南宋的广宁桥是中国最古老的七折边拱立交桥,迎仙桥、玉成桥是中国在明清时代最早出现的悬链线拱石桥群,古纤道桥是中国唯一的唐代始建、特长型顺河而建的多桥型组合桥,等等。再比如“石桥部件的中国之最”中,绍兴湖塘出土的汉代湖塘桥的软土地基木桩密植基础的科学排列,是中国最早的软土地基木桩密植基础实例。东双桥的整条桥基石,是中国最长、最重的整条桥基石,等等。

  此外,还有长寿性。现代桥梁的设计寿命在一百年左右,而绍兴石桥一般寿命能长达千年以上。而这种长寿性源于绍兴石桥的科学建构技术,建桥石材质量的讲究和布局、选址的合理。比如石桥建设中所采用的木材,大多是有着“千年不烂水底松”之誉的松木,以松木作桥柱、桥桩可防腐。近年,绍兴石桥基础中出土的木桩有远在汉代的、宋代的,出土时还能保存完好的本质。

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内陈列的造桥工具。

  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

  建在学校里

  “你一定要到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去看看,那里有一个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在罗关洲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个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

  “你看,这是始建于东晋时期的谢公桥,位于绍兴西小路,还有西郭的迎恩桥,采用的都是七折边拱桥技艺建造的,都是全国文保单位。”罗关洲说,建设石桥营造技艺展览馆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这项国遗项目,绍兴市古桥学会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国遗”石桥营造技艺技艺展览馆仅仅只是开端,学院和学会合作办展览馆在绍兴是一项科技创新的试验。

  “展览馆建好已经有一年多了,正在扩充中。”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院长钟振宇告诉记者,他们与罗关洲相识,也是一种机缘巧合。“我们学院有一个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开始是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找到了罗关洲老师,后来我们知道了他的身份后,就为他组建了一个大师工作室,并邀请他在我们学院里开设了‘石桥营造技艺’的选修课,并一起建展览馆。”

  “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我们有时还在罗老师的带领下,在展览馆现场拆解桥模的结构,回来后,学生自己动手做了桥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吴立斌是这门选修课的主讲老师,他告诉记者,这门选修课已经开设四期了,每期都有五六十个学生选修。上课的方式非常多样,有老师讲,有学生讲,还请了外面的专家来讲,学生也很喜欢。

  “罗老师在1990年发现了古悬链线拱桥,填补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的空白。我在听了他的课以后,发现在我的家乡温州乐清也有这样的桥。”毕业不久的学生缪耀辉正好回母校探望老师,他兴奋地向记者讲起了他当时的这个发现。“那座桥在乐清市大荆镇,我把这个发现告诉罗老师后,他也很兴奋,马上和我一起去了现场测量,结果出来,果然是的。而因为这个发现,这座古桥很快成为了市级文保单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新建了许多四通八达的公路,各种现代建筑桥梁层出不穷。由于仿古石桥营造成本高,工艺繁杂,一般建筑公司的工程人员不懂古桥技艺,许多仿古桥梁建设没有使用古桥技艺。这使绍兴古石桥营造工艺的工匠后继乏人,保存绍兴石桥营造技艺迫在眉睫。”罗关洲告诉记者,他进学校开课,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承这项石桥营造技艺。“反响还是挺不错的。继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所大专院校已经和我取得了联系,我已经把样书寄过去了。”

  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头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划将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这篇文章做大。“我们已经引进了一台3D扫描仪,打算用几年的时间,将绍兴所有的古桥都扫描进电脑,以方便学生以及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钟振宇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对广宁桥进行了3D扫描,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新昌迎仙桥。 董建成 摄

  更多独特的造桥技艺

  等待被发现

  “以前石匠的社会地位很低,他们的名字很少被记载下来。他们的技艺也大多是师傅传徒弟,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罗关洲认为,与其他的非遗项目的传统不同的是,之前石桥营造技艺几乎没有文字记载,都体现在现存的古石桥中,保存在口口相传的传统桥匠脑子里。因此,更多独特的石桥营造技艺等待被发现。

  “就像我当年发现古悬链线拱桥一样。现代钢筋混凝土悬链线型拱桥设计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桥梁科技。相比较而言,悬链线比圆拱更合理,它在静载条件下,各截面变矩为零。然而绍兴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开始应用这一先进的桥梁技术,只是我们之前没有发现而已。”罗关洲告诉记者,古悬链线拱桥在绍兴首次发现的是位于新昌县南明街道的迎仙桥,接着是位于嵊州市谷来镇的玉成桥,这就证明绍兴古代桥梁建筑技术已经相当高超。

  “最近,我又有一个新发现。过去作拱桥立面图,侧面是垂直于水平面的,所以将桥拱都画成了标准的圆弧、半圆和超半圆。这其实是不对的。变幅拱和收分技艺,是中国石拱桥的创造发明。大部分古拱桥的侧面并不在一个平面上,也不垂直于水平面,这其实就是收分和变幅的结果。”说到这种技术,越城区的大木桥还遇到过这样一段维修故事。“当时,绍兴城建设计院打算立项维修大木桥,原因是该桥的拱圈和金刚墙有点倾斜。我知道后,赶紧去喊停。这正是大木桥的变幅拱和收分技艺的精华所在,你将拱圈和金刚墙修成完全垂直于水面,就失去了古桥的变幅拱和收分技术了。后来,这个工程取消了,既节约了经费,也保护了古桥。”

  石桥营造技艺的另一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月来则是一位祖传桥匠。他从19岁开始继承祖业,擅长运用传统技艺建造仿古桥梁,掌握着很少有人能亲手操作的“不围堰,直接带水打桩作业”技术,以及各式桥基、桥墩、桥台、榫卯部件、链锁桥拱部件等仿古桥全程加工、安装技术,并已建成传统工艺桥梁150多座。在绍兴“运河苑”的“古桥遗存”景区中,就有不少他设计、施工的石排柱石梁桥、拱梁组合桥、折边拱桥等多桥型传统工艺的仿古桥梁。

  作为能全面系统地以水乡传统古桥技艺建造桥梁的少数传承人之一,张月来除了带徒传承,还通过书面传承、口头传承和制作桥模的方式,义务地传授着许多绍兴古桥营造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要领。

标签: 石桥;建造;技艺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