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8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王湘云 记者 徐添城 通讯员 徐学峰 张幼华)近日,来诸暨市枫桥派出所“老杨调解中心”取经的人不少。团队负责人杨光照前不久被司法部选聘为全国人民调解专家,是我省唯一的一位。
杨光照今年69岁,曾是枫桥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在当社区民警时,杨光照就经常替人排解纠纷,至今已20多年。过去,老百姓常因操场晒谷、农田排灌起争执,现在,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成了矛盾的“重头戏”。“时代在变化,矛盾的类型也在变化,我们调解的手段当然也需要一直更新。”杨光照说,以前的矛盾纠纷多用情感去调解,带一张脸、一张嘴,说得双方握手言和,就可打道回府;现在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调解是关键,这要求调解员不断学习各类法律知识。
为了给自己“充电”,杨光照积极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培训,每年一编的《枫桥镇治调干部工作手册》也被他翻毛了边。“我们每天都要看报纸,看到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典型调解案例,就把它们剪下来,收藏学习。”此外,“老杨调解中心”在继承过去的“情感感受法”和“换位思考法”的基础上,又总结概括出“依法疏导法”“案例举例法”“联动调解法”“把握重点法”“借助力量法”在内的“调解七法”,力求多措并举为民解忧。
在枫桥派出所民警杨颖看来,师傅杨光照“为民解忧”最关键的一招还是他超常的耐心。
“从穿着短袖开始调解,到解决问题时已经穿上棉衣,这是常有的事。”有一对邻居,因为几公分的地界纠纷两代积怨,后来发展到肢体冲突。杨光照多次到村里走访,定桩、拉线,划出了一条较为公正的“基准线”。他还多次来到双方当事人的企业和家里进行协商沟通,劝导双方用积极的态度解决矛盾。“有一次劝解是在一个下着大雪的晚上,师傅骑着自行车带着团队到村子里去做调解。两户人家深受感动,表示只要是师傅定下的界线,他们都能接受。”杨颖回忆。
信任,在一次次打交道中树立起来。“有事找老杨”已经成了许多诸暨人的共识。杨光照的手机24小时都会开机,“随时随地都能接到电话,生活与工作已经分不开了。”杨光照笑着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