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银龙农场新种植的1800亩‘株优831’再生稻新品种,经过水稻控温增氧浸种催芽、无人机飞防及机械化插种管收作业等科学技术管理应用,获得了亩均669公斤的高产。”昨天,在绍兴越城区陶堰街道茅洋村的银龙农场,负责人金银燕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她还要继续使用这些“高科技”,争取再来个大丰收。
只要在电脑、手机上点点手指,就能完成控温、控湿、控氧、控光的全套操作……诸暨市泉润食用菌栽培场的菇类种植智能温室大棚科技感十足,而这样智能化的场景,在诸暨并不少见。如诸暨浬浦镇的雪锋果园,引进了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来智控热带水果种植;诸暨市苍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了粮食智能化生产加工物联网系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应用,绍兴市一个个智慧农场涌现,一批批优质农产品脱颖而出,农民从传统的“靠天吃饭”越来越多地转向“靠科技吃饭”。据介绍,近年来,绍兴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在农业生产产业链全部环节,推行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信息化经营等,促使全市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定期为农民提供数字化农机装备技术培训和互联网直播销售培训等,一方面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学到实用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网络销售方法。有专家测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力和资源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节约人工成本50%,灌溉节水率达50%以上,亩均效益比传统种植提升30%左右。
不仅农业种植、田间管理更加“智慧”,农产品的销售也因为数字化而拓宽了销路、提高了销量。上虞区章镇镇章家埠村是著名的猕猴桃专业村,凭借做电商销售,目前他们的“销售版图”已包括浙江、山东、江西、江苏、上海、云南和广东等省市。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正是有着这样一支强有力的电商生力军,当地的红心猕猴桃解决了“卖难”问题,如今章镇镇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红心猕猴桃成为当地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让农业变得更“智慧”,让更多农民能享受到数字农业的成果,今年绍兴市将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升级版,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投入,使其彰显产业优势,提升质量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有关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数字“三农”改革工作专班,由专人负责数字化改革工作协调、政策研究、材料起草、信息宣传等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农业数字化改革助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