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伙冯佳男和张斌,都是卧龙电驱驱动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工人,干的也都是生产家用电机的活儿,不过他们一个在“黑灯车间”,平时似乎有点“闲”;另一个在半自动车间,日常挺忙碌。
冯佳男是卧龙电驱的调试工,从台州学院毕业后就进了卧龙电驱,如今已满一年,一直待在“黑灯车间”工作。这个“黑灯车间”去年底正式投运,十分忙碌,但忙的都是轨道车、机器臂、传输带等,从上料到成品,所有生产流程都见不到人影。
正因为电机生产全部实现了智能化,不需要操作工,关了灯也能自己干活,所以被业界称为“黑灯车间”。“3条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一天能生产1.2万台电机。”冯佳男说,他们这个车间就四五个工人,平时比较空,只有改换产品型号时才需要人工去调试机器。
“黑灯车间”的隔壁是张斌所在的半自动车间。张斌是班长,在卧龙电驱工作已有3年,手下管着10多个工人。在这条生产线上,取料、封装等生产流程还需要靠人力。“平均一天生产电机2500台左右,效率比‘黑灯车间’差远了。”张斌“无奈”地说。“如果公司把你们的生产线也改成‘黑灯车间’,你会担心丢了工作吗?”记者问。“不担心,我也盼着去‘黑灯车间’上班。” 张斌笑着说,他工作之余忙着学更多的电机生产知识,不怕以后掉队。
作为世界电机行业第一,卧龙电驱生产家用电机的效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家用电机事业部总经理张宪金介绍,他们占地约30亩的生产厂房,一年要实现16亿元的产出,亩均产出已超过5000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去年,卧龙电驱投资近2亿元上马家用电机“黑灯车间”一期项目,对3条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还依靠自主研发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谈起为何上马“黑灯车间”项目,张宪金坦言是“形势所逼”。“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化改造是大势所趋,晚了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张宪金说,“黑灯车间”基本实现了人机的智能交互,未来将朝着工业4.0方向发展。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卧龙电驱“黑灯车间”在国内外电机行业首次实现关键生产过程无人参与,公司还因此成为2021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
有了“黑灯车间”,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在发生。首先是降本增效,大量机器人代替操作工人,节省人力的同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车间综合成本下降33.5%。另外,产品不良率从2.5%下降至1.2%。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生产工艺的改进,一款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从28.4天缩短到16.8天。
最近,卧龙电驱还上线了电机产业大脑——舜云互联,已有一部分大型电机产品安装上传感器,这样一来电机运行数据可实时上传产业大脑。“未来,产业大脑不仅可监测电机的运行,还能远程控制电机。”卧龙集团办公室主任阮国明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