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三门搭建科技平台助企业升级 专利成“生产力”
2016年10月16日 10:28:27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任平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日前,中国航天飞天众智入驻三门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就“如何转化航天科技,助力三门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飞天众智入驻三门,将为我县机电、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提供技术服务,改善县域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的现状,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成果转化,助力我县产业升级。”三门县科技局局长许周国说,三门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后发地区也能形成科技洼地效应。

  企业戴上“科技”帽

  “如果可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那标志着企业转型升级步入新领域,届时,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企业投入研发和工艺改良。”三门通顺铆钉有限公司本月已提交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郑士旺憧憬道。

  三门通顺铆钉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铆钉的企业,是法雷奥VALEO、萨克斯SACHS等知名企业产品配套战略合作供应商,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从中高端市场逐步迈向高端市场,把铆钉“钉”到世界各国。

  与通顺铆钉一样,三门不少企业在一步步发展壮大,但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门槛还有一定距离。三门县科技局深入一线排摸,针对性帮扶。期间,该局联合财税部门多次对企业研发投入归集进行指导,对达标企业,组织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经过多年努力,三门现已拥有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世泰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组织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西格迈集团有限公司、三门通顺铆钉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

  “要申报,硬指标很多,比如企业研发投入要达到一定比例、有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等。”郑士旺说,得益于科技局的指导帮助,目前,该企业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外,三门县科技局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在过去32家的基础上,争取今年新增24家。

  校地合作结“硕果”

  近来,浙江盟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一直与浙大台州研究院的技术员深入交换“基于物联网的车间改造”项目意见。

  “通过项目改造,预计新增产值3000万元,实现总产值8000万元,改造后生产效率可提升30%人工可减少20%。”李强介绍。

  去年4月份,在三门县校地科技合作中心牵线搭桥下,浙江盟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浙大台州研究院开展校地合作,设计改良智能化全包裹足疗机。投入100多万元,通过七八个月的努力,生产线改造完成后,效能提升1.3倍,产值从2000多万元提升到5000万元。尝到首次合作的甜头后,他们有了进一步的合作。

  目前,三门县校地科技合作中心运行良好,今年新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9项,新签订项目合作协议4项,包括青岛科技大学与浙江凯欧胶带有限公司签订农机带研发合同,浙大台州研究院与浙江盟迪奥电子科技、台州维多离合器等企业签订物联网改造合同等。

  “为有效拓宽校企合作视野,提升服务能级,我们不断调整入驻院校以及提升派驻专家的服务质量,力求科技资源有效供给和高度匹配。”三门县科技局副局长陈采芃说。

  此外,三门县科技局加快培育企业研发机构。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专利申请引导、项目实施服务等专项指导,推动企业全面组建研发机构。

  今年上半年共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县级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截至目前,三门县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9家,县级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25家。

  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集研制、开发、生产微电机制造设备、特种焊接设备、电动车制造及检测设备等一体的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研究所合办“专用设备研发中心”,研发步伐从未停歇。“我们每天都在研发,可以说每个月都有新成果,每个季度都要申请专利。”公司总经理陈昭明告诉记者。

  三门核电CA04顶法兰的精加工技术是核电工程难点之一,三门核电进行全球招标,由于难度大,风险高,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公司均退出招标。最后由巨龙公司接下任务,并顺利完成建设。

  专利成为“生产力”

  三门县有160多家规上企业,去年,规上企业总研发投入1.8亿元,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691件和461件,同比增长63%和10%。

  如何让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技部门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不锈钢阴极板制造基地,公司重视科技创新,其生产的阴极自动剥片机组及阴极板,与提供该生产装备的国际三大公司——芬兰奥图泰公司、澳大利亚超达公司、加拿大EPCM公司实力相当。

  今年2月份,由其研制的全国首台高效洗涤机器人剥片机组申请了相关国家专利,由于准确把脉市场需求研发,这台价值1000多万元的机组刚研发成功就被企业预定。近4年来,该企业已获实用新型专利28项,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企业年产值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8亿元。

  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每年科技投入资金达年销售额的6%以上。目前,爱力浦科技拥有国家专利80项,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1项,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科技部创新基金3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研发的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到西气东输普光气田、核电等国家重点工程。

  “我们还开展规上企业专利‘清零’行动,进一步挖掘企业专利申请资源。”据许周国介绍,目前,三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上半年共上报市级以上项目50项,同时,完善县级项目管理制度,把支持重点优先向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

标签: 专利;生产力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