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费上涨问题的凸显以及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逐渐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大户对于无人机植保的接受度提高。相应地操作植保无人机的专业“飞手”也成为一种新兴热门抢手的职业。
那么这个新兴职业,在我市“钱”景如何呢?近日,记者对此作了一番采访。
2017年初左右,身为无人机经销代理的86后温岭小伙江国钱带着一台无人机,单枪匹马做起了植保“飞手”,服务于台州本地及省内周边城市农业大户,去年完成了近两万亩的作业量。
因为需求旺盛,江国钱在去年农忙时节的几个月,一个人完成了近两万亩的作业量,按照水稻/西兰花,每亩10元的服务费标准,月入过万是常事,月收入几万元也是有的。
“一般情况,一天作业量在300亩左右,遇到地块好,连续规整可以打400亩以上。”江国钱说,自己的订单主要来自农户之间口碑效应、回头客以及其他飞防公司的业务分包。不过记者了解到,植保飞手虽然收入高,但也不好赚,田块的好差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夏季野外作业也非常辛苦。
“如果想要一天完成400亩的作业量,我可能早上4、5点就要起床出门,一天下来要作业10个小时。夏天特别苦,一直在田里晒着,一天能喝10瓶矿泉水,人也晒脱皮。”江国钱说。
此外,植保无人机“飞手”农忙时收入可观,但季节性也明显,集中每年早、晚稻季节,其余基本处于无业务清闲状态。
因此,我市植保合作社及组织也以招聘兼职“飞手”为主。
“我们合作社除了4个合作人是全职的,其余飞手都找兼职的,植保有季节性,淡季工资不好开,成本也高。”近日,温岭鸿方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磊也在微信朋友圈招聘兼职植保“飞手”,工作时间3-10月,底薪3000元,提成每亩2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