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斑马线旁,志愿者手持“文明礼让”牌,一辆辆机动车在斑马线前有序缓缓停下,随后市民、游客快速通过。
“司机看到‘礼让牌’,都很自觉地慢、停、让,没有一辆车抢行。就是我们没有示意,多数司机在经过斑马线时,也会主动减速慢行。”参加“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党员志愿者曹洁华说,“斑马线是一条生命线,也是一条文明线,我们要通过不断倡导文明交通,把它变成一条风景线。”
全民参与治堵,人人遵守法规。为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天台县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开展上路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活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一些重点路口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改变出行习惯,提高文明交通意识。
受私家车爆发式增长的影响,城区面积不大的天台县也遭遇了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该县以问题导向求解治堵之法,从“硬骨头”啃起,坚持“主动治堵,未堵先治”,实施精细化治堵,补齐交通短板,化堵点、除痛点、克难点、擦亮点,增强市民出行的安全感,把交通治堵变成看得见的幸福。
优化路网建设规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推动绿色出行,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停车效率和车位利用率;加强智慧交通管理,打破交通信息“孤岛”……天台县借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行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科学推进全域交通治堵工作,形成“同唱文明出行歌,共谱交通畅通曲”的格局。
疏通“经络”化堵点
自打寒山路贯通以来,在新城上班的陈女士不再觉得回家路漫长。然而,早晚高峰时段,等候红绿灯时出现的车辆长龙,仍让她几次没能准时赶到老城接小孩放学。
减轻寒山路的交通压力,是天台县优化中心城区路网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近日,该县已投资2500多万元,启动了和合桥建设。一桥贯东西,“断头路”不久就有“出头之日”。
赤城街道紫东南路中间一段曾是一处“卡脖子”,最狭处仅5米。趁着城市征迁攻坚的强劲势头,该街道党员干部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做细当事人思想工作。经过6个日夜的协调和恳谈,堵路的建筑被拆除。
每一条“断头路”的背后,都是一个矛盾和问题的积累点。天台县以“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为抓手,为城市道路“舒筋活血”,打通“肠梗阻”,构筑连续、循环、有序的城市路面交通。在人、车集中的热点路段,该县实施区域交通优化和微循环改造,破解了影响全城交通关键节点的治堵难题,起到了“打通一点、盘活一片”的治堵效果。
为打通阻碍区域交通微循环的“断头路”,天台县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加上春节前将基本建成的拾得路、唐兴大道、百福路等道路,近年该县打通的“断头路”达15条,投入资金2亿多元。
在打通“断头路”的同时,天台县加快优化交通路网,加大力度补短板、抓工程、赶进度,加速推进杭绍台高速、313省道先行段等项目,建成了104国道复线,拓建了老104国道科白线等主道路,基本实现了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
目前,天台建成区路网长度为129.71公里,密度约为6.2km/km2,人均道路面积5.23m,交通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特定时间、特定节点拥堵状况依然存在。该县一方面完善城市大通道建设,一方面将城区环线与局部小循环有机结合,破除城区堵点,逐步疏通城市血脉。明年,完善主干路网、形成城市快速路网系统,仍是一场场硬仗。
严管严治除痛点
早上6点半,酒店厨师李师傅乘上免费的“买菜车”。相比之其他公交,这辆车有点特殊,它直接开往城外的中农批物流园,且途中只上不下。这路公交的开通,直接衍生了赤城路马路市场消失的故事。
在位于赤城路上的天台中心农贸市场外,有一存在多年的沿路摆设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从子夜到次日早上,三轮车、拖拉机、小货车便在这里集聚,摆放的菜摊经常性造成该路段堵塞。从11月5日起,该县集中力量,调派行政执法和公安交警数十人马,连续半个月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查,联合对这个马路市场进行强力整治,将批发户全部疏导安置到中农批市场物流园。
乱是滋生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马路市场带来的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及脏乱差现象,成为治堵工作中的一大痛点。今年,该县听取“两代表一委员”、村居代表的意见,通过设立临时农贸疏导点、城管工作站等方法,相继对坡塘、杏庄等马路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堵疏结合,化淤止痛,保证了区域路段的道路畅通。
与此同时,该县还对非机动车“随意停”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在确保不阻碍行人正常通行前提下,执法部门在各主街道的人行道上划定13000多米专门停车位供非机动车停放。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大队部教导员陈佩飞说,他们路段包干、责任到人,已纠正非机动车乱停放1万多例。
乱停放也是交警的整治重点。从10月30日开始,县交警大队开展了专项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的“雷霆行动”,现已展开31次联合行动,挪移正位1300余辆,劝离乱停放1100余辆,拖离违规停放1200辆,发放温馨提示上万张。铁腕整治,强力推进,收到了显著成效。
乱点就是堵点,秩序乱便是一大痛点。今年,天台县治堵工作将好一部分精力落到规范秩序上,一手抓投入,一手抓打击。
该县先后投入4100万元在智能交通项目上,实现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上质的提升;投入500多万元安装机非隔离护栏,对重点道路进行机非分离;投资392万元,对城区道路标志标线全面进行了重新漆画,内嵌“小济公”、“一根藤”等天台本土和合文化元素,将交通治堵与旅游人文完美结合在一起。
县交警磊队副队长叶文强告诉记者,常态化交通秩序整治将持续开展,重点抓住“严管街”打造,执法力度上再增强,执法频率上再增强,真正形成高压严管态势,有效规范群众交通行为。
用足车位克难点
出门上街找不到车位,停到路边担心被贴罚单,沿路找又费油费时间。司机陈师傅的焦虑被人戏称是“现代人甜蜜的烦恼”。
近几年,天台县小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停车位与车辆保有量比例失衡是一对难解的方程式。老城区建筑布局密集,现有的闲置土地资源有限,停车位选址、建设难度困难大。怎么办?停车位实际规模远远小于需求规模,怎么办?停车需求在时间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如何解决?一个个难题是对城市交通治理的考验。
该县抓住“三改一拆”、绿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闲置土地再使用等契机,通过“寻找停车位”活动,深入挖掘城区有限土地资源,开辟停车场、扩展停车位并科学布局,逐步缓解停车难。
位于省道、工人西路和飞霞路围合圈内的国大容园是一处大型商贸中心,周边人流、车流集中,初露堵点端倪。县治堵办未雨绸缪,提前参与谋划停车位建设。最终,该中心建成608个车位,其中地下车位442个,堵点被顺势化解。
此外,该县还先后在城区中心的万亚商场和太平洋商场建成地下停车场,在中心主街道劳动路旁建起了立体停车场,在人民医院周边开辟了临时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城区中心停车难的问题。
今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就是要建设配建停车位1200个,新改建公共停车位800个,其中核心城区200个,镇级600个。天台县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街道(乡镇)、居的闲散用地,以补促建。对老城区新改建公共停车场、社会资金投入立体停车场库建设等,该县给予1500至4000元/泊位的补助标准。
县治堵办主任裘宏严介绍道,截止12月,已超额完成配建停车位1206个、公共停车位858个。尽管目前全县已有3.5万个车位,但相对于7万多辆小汽车的保有量,仍显“僧多粥少”。
为提高车位的利用率,该县运用电子监控、智能诱导、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司机看看十字路口的停车诱导屏,就知道附近有无空车位。该县还在城区重点区域内部分路段启动差异化停车收费,使车位周转率平均达3.1车次/天。
公交优先擦亮点
随着最后一条城乡公交客运线路——天白线改造的完成,天台县成功实现了公共交通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投入。
年初,该县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总投资达1.2亿元,新增、更新公交车辆200辆,开辟了南山线、北山线、天街线等8条城乡公交线路,在全市率先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为全县城乡群众提供了安全、经济、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也减轻了私家车出行带来的交通压力。
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今年县党代会明确的工作任务,也是政府实事项目之一。前所未有的力度,让“公交优先”成为天台最亮丽的治堵名片。
在该县东部一企业上班的陈明说,以前票价6元钱,现在只要3元。因为这个缘故,他打消了买车的念头。公交优先,最直接的实惠就是票价的大幅下降,这也使得更多的群众选择了公交出行。
“公交优先,首先必须做到公交优秀。”该县交通局长何元吉说,他们对原有线路进行优化和完善,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推广智能掌上公交APP,倡导市民多乘公交,逐步提高公交出行的分担比例。
为缓解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天台县在加强绿道建设投入中,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目前该县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已达4500辆,当地通过推行“扫码租车”,开展“骑车赚碳币,碳币换大礼”“节能降耗、保卫蓝天”“文明交通、党员先行”等各类活动,使得骑行成为一种时髦的出行方式。
冬日午后,漫步在天台的街头巷尾,浓厚的“文明天台,和合交通”宣传气息扑面而来,十字路口的文明劝导员不厌其烦的引导劝说,村居社区里“绿色出行,我为天台提速”的横幅,转角的LED显示屏里传来“文明天台,我们在行动”,天台的交通文明已然风化成雨,浸润人心。
让交通治堵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天台县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老旧小区改建的停车位
>“小交警”上路
>客运中心广场智能收费停车场
>绿色出行
>公交手机查询方便市民乘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