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村民从来没有去过村里的文化礼堂;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停留在跳跳广场舞等……”今年年初,王军良等10名温岭市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的建议”议案,直指近年来文化礼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其实,这也是温岭市政府着力解决的文化礼堂“最后一公里”。去年,温岭依托“温岭礼堂”手机APP,对全市文化礼堂实行动态积分管理,推动礼堂建设管理常态长效化。
如今,舞蹈培训、科普活动、健康讲座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轮番在各个文化礼堂上演,“灯常亮、门常开、人常来”的目标成为现实。
积分排名,管理走向长效化
截至2018年,温岭市共建成306家文化礼堂。量大面广,管理就成了难题。
“我们探索建立起文化礼堂总分部管理体系,在‘建管用育’上狠下功夫。”温岭市委宣传部文化科副科长金方波说,“温岭礼堂”APP的上线,承担起了其中的大部分职能。
APP除设置礼堂展示、工作资讯、资源预约等板块,系统根据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上传内容,实时显示各村文化礼堂积分排名情况。在文化礼堂总部工作人员的电脑上,打开测评审核系统,每个文化礼堂的活动信息通过APP直接反馈,一目了然。
目前,APP上平均每日上传活动信息达600多条,部分文化礼堂实现“日日不关门,天天有活动”。
活动比拼,让热闹成为常态
“我们村排名垫底!得抓紧开展活动啊!”今年4月,泽国镇天皇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尝到了“懒作为”的滋味。
积分排名带来的紧迫感,推动各个文化礼堂间“互比互看”。截至6月19日,天皇村测评总分跃升到329分,全市名列前茅。
温岭创新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竞赛模式,开展月竞赛和月达标活动,激发学习热潮。每周对活动有特色、组织有规模、人气较旺盛的礼堂活动予以加分,并在APP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促进共同提升。
今年5月,温岭市全面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四千工程”,内容涵盖42个部门9000个服务项目,根据村里实际需求,将市级优质资源下沉到每个文化礼堂。
听到这个消息,泽国镇马家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杨国良坐不住了,主动跟镇里对接,申请下单在该村文化礼堂开展文艺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
杨国良说,虽然工作辛苦一点,但看到村民的笑脸,感受到村里日益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才培育,孕育礼堂造血功能
积分只是参考,各类活动日益繁荣,才是文化礼堂“有血有肉”的核心所在。
城南镇彭家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自2016年举办首届“村晚”以来,已经坚持了3年。如今,村里组建了一支“谷岙艺术团”,多次承接镇里交办的演出任务,成为温岭市有名的村级演艺团队。
政府“送文化”只能解一时之渴,温岭大力开展文化礼堂文体团队和乡村文艺团的建设,让村民自己动起来。224名文化大使下沉到各村文化礼堂,一对一指导村级文体团队建设。
石桥头镇沙角村文化礼堂借助文体团队,成功举办喜庆端午、“村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打破了以往“只跳排舞、只打乒乓”的单一活动形式。
去年以来,该市文化礼堂新增10人以上文体团队256支,合计建成1200余支,有效支撑了温岭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