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借并村凝起干群合力 昔日山疙瘩焕新颜
2021年05月29日 19:20:13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蒋虎雄

  周方平在游客服务中心忙碌。

  梯田、道路、民居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5月12日,雨后的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风光,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方平有点小激动。媒体的一次次关注,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杨丰山这个小山村。昔日偏僻的山疙瘩,如今已是网红打卡点。

  他是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一个在仙居颇有名气的“新愚公”。2013年,杨丰山由5个村合并而成后,他带着村民埋头苦干,让杨丰山彻底变了模样。

  “班子团结,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朱溪镇党委书记卢荣贵赞许地说,并村并出合力,清廉助推发展,杨丰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修路移“瓶颈”,项目接踵来

  近来,上郑自然村正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脚不慎扭伤的周方平拄着拐杖,天天叫人把他从县城的家载到现场指挥。

  “医生叫他多休息,但他放不下。”妻子周爱芬心疼地说,“谁劝都不听。”

  当主职干部后,周方平的心都扑在了杨丰山的发展上。

  杨丰山有梯田、云海等自然风光,这里产的稻米名声在外。但并村前,5个自然村个个都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没心思做事,谁也做不成事。

  有合力才有发展。上任伊始,周方平就给村“两委”干部立了个规矩:5个村要像5个手指一样捏成拳,所有干部都要拧成一股绳。

  第一件大事是修路。村里没有钱,周方平和时任村委会主任陈件城先垫了近30万元,带着村干部对照图纸自己施工。

  涉及的山林田地,大家做家人和亲戚的工作,一律不要补偿款。个别村民不同意,周方平和陈件城二话不说,拿出自家的山林和田地去置换。

  公生明,廉生威。两年多时间过去,周方平和“两委”干部“愚公移山”,愣是修通了一条5公里长的四好农村路。其间,他们一片公心,没有从工程中捞取任何好处。

  当初觉得修路犹如天方夜谭的村民,连声夸赞,都说这届村“两委”是真正办实事的。村“两委”的威信,渐渐树了起来。

  进出杨丰山,自此有了环线路,村里发展的瓶颈打开了。在周方平的争取和上级的支持下,各种项目接踵而来。

  办公楼、文化礼堂、游步道、“阳澹山居”民宿……近年来,先后有近20个项目落地杨丰山,总投资近3000万元。

  与此同时,全省摄影大赛、油菜花节、梯田丰收节等相继举行。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杨丰山一年一个样,名气一天比一天大。

  硬气移“歪风”,干群抱成团

  修路移山不易,移除歪风陋习更难。

  杨丰山的5个自然村,原本大多有派系之争。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派的村民杀了猪,另一派的村民绝不去买肉,宁可赶到镇上去。

  四分五裂,何谈发展?

  并村时考虑到稳定因素,各自然村有两派的,都各有一人进入村“两委”。周方平想了个法子:项目在哪个自然村的,就由“两委”成员中该自然村的干部牵头,村监会进行日常监督;涉及5个自然村的,就搞“擂台赛”,比试谁的动作快。

  这样一来,大家在推进项目过程中,自然而然冰释前嫌,拢到了一块。争先恐后干实事,齐心协力谋发展,成了杨丰山的主旋律。

  村里一天天好起来,个别村民有了“小肚里”。周方平与“两委”商议后,定下了一条硬规矩,那就是村集体的事最大,村民必须配合。

  话很硬,甚至有点糙,理却是那个理:村里的事做好了,最终受益的是全体村民。

  办首届油菜花节时,镇里帮忙张罗了民间美食节及民俗活动。设置摊位时,有村民不想自家门前被划走,好自己摆点东西卖。

  “摊位由村里统一安排,这没得商量!”周方平挨个上门,“软硬兼施”,最后说服了大家。

  村里没钱,叫人载运物资,需要后者先垫资,年终再结算。一次运水泥管子,承运的村民非要先拿到钱再运,村里叫别人运,他竟用自家的拖拉机堵了村道。

  多次劝离无效后,周方平与派出所联系,带着村干部赶到现场,准备强行拖移。那村民见势不妙,灰溜溜地把拖拉机开走了。

  如今,杨丰山民风清朗,这给下一步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平书记说得对,集体好了,我们才会好。”村民张泽弟说,一个梯田丰收节,15元一碗的浇头面,他家就卖出了1000多碗。

  清廉移“疑问”,一心谋振兴

  杨丰山做了那么多项目,个别村民对周方平也有过疑问。

  周方平不怕。他有底气,那就是坚守清廉底线,干净干事。

  担任杨丰山“头雁”后,他就与“两委”干部作了“君子协定”:村里事务决策,一律实行“五议两公开”;村里的账目,一律按照规定公开;村里的工程,村干部一律不插手承包。

  通村道路修好后,有村民道听途说,称上级拨款有两亿元,周方平和村干部“赚好了”,并扬言要去镇纪委反映。

  周方平坦坦荡荡:根本没有的事,尽管去问去查!

  那村民果真去了镇里,最后发现传言纯属子虚乌有。

  有个工程中标人找到周方平的家,将一个装满钱的大信封放在桌上,希望他帮忙做涉及到的村民工作。

  “你钱拿走,我肯定支持;钱不拿走,我就不去讲!”周方平一句话就挡了回去。

  周方平是下郑自然村的,浙东游击支队战士孙全顺剿匪时牺牲在那里。每年清明,周方平都会带着村干部去给烈士扫墓。

  “村民信任我们,我们多做点事是应该的。我们如果横吵乱做(仙居俚语,乱来的意思),怎么对得起先烈?”他说。

  这些年来,他付出了很多。他放弃了桐乡的服装加工厂生意,至今还开着辆二手桑塔纳,为村里发展贴了不少钱。

  但他觉得很值。近年来,杨丰山先后获评华东十大油菜花观赏胜地和省级民主法治村。他本人则被评为仙居县担当作为好书记,入选台州市第二批“兴村(治社)名师”。

  眼下,他正在积极对接朱溪的乡贤资源。5月17日,一位有实力的乡贤与朱溪镇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计划投资1.2亿元,整体开发杨丰山梯田2300亩。

  杨丰山的振兴梦,正在一步步从蓝图变成现实。

标签: 自然村;梯田;油菜花;朱溪镇 责任编辑: 陈雷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tznews/202105/W020210529696110662237.jpg

借并村凝起干群合力 昔日山疙瘩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