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海岛卫士原是平凡“早餐人” 玉环坎门炊饭王子“大目”的多面人生
2021年07月05日 10:29:17 来源: 小时新闻客户端
WechatIMG565.jpeg

  十多年前,为了标榜自己拥有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潘俊杰将自己的早餐店取名为“大目炊饭”。若干年以后,他的大眼睛不仅成了这家早餐店的金字招牌,更是他及时发现海上危机并进行精准救援的法宝。

  围裙一系他是“大目炊饭”的老板,围裙一脱他是玉环“海韵救援队”的队员。四年来,他用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和“海韵救援队”的队友们一起出生入死,从无情的海浪中救下无数条鲜活的生命。

  今年“七一”前夕,潘俊杰又多了一个身份: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他说他又多了一份坚守和拼搏的理由。

  “先搞好谋生,才能谈救援他人”

  辛苦经营的“网红”早餐店

  6月30日,凌晨4点多种,“大目” 潘俊杰就起床了,征得他的同意,小时新闻记者和他约了5点在他的店面碰头。梅雨季的台州玉环市坎门镇烟雨朦胧,街上没什么行人,偶有车辆驶过。

  “大目炊饭”的早餐店位于坎门一处临街店面上,黄色的招牌很显眼,并不难找。记者赶到店里时,“大目”和两名过来帮忙的大娘已经忙开了。

  一旁的蒸饭灶台上,糯米饭特有的香气已经乘着蒸汽弥漫开了,“大目”系着一条印着“大目炊饭”围裙,熟练地把油条和香葱切好,又将罐装牛奶和豆浆热好,小心地摆进保温箱里。

  炊饭店很纯粹,真的除了炊饭,没有其他选择。这种糯米炊饭也叫“发财饭”,原先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后来被“大目”的父亲做成了特色早餐,成了坎门当地人无法抗拒的美食。十多年前,“大目”接过衣钵,将早餐店取名“大目炊饭”。

  为什么取这么奇怪的名字?“大目”笑了:“大家说我眼睛大,给我取了个绰号叫‘大目’。”

  临近早晨7点,来吃早餐的人多了起来,有堂食也提供打包,顾客点上一小碗炊饭,“大目”在饭上压一层切好的油条片,再淋上熬透的肉末汤汁,撒几粒葱花,一碗肉末炊饭就做好了。

  “多少饭浇多少汤,这么多年做下来,我拿捏得很准。”“大目”表示,他的早餐店之所以成为“网红”,很多人愿花个把小时,从大老远跑来打卡,除了因为秘方配料外,更主要是他对汤汁的把控准确,“汤少了一分,炊饭吃起来就少了一丝软糯;汤若多了一滴,则炊饭变得太油稀,吃起来就差点意思了。”

  记者也要了一份10元钱的标准套餐,一碗肉末炊饭加一杯牛奶鸡蛋汤,肉末炊饭的香糯加上牛奶鸡蛋汤的香甜,唇齿留香,令人食欲大开。对周边企业的工人来说,花几块钱就可以吃得饱饱的,还能扛饿到中午,是最有性价比的早餐了。

  往日里,从清晨5点到上午9点,“大目”可以卖完三大桶炊饭。因为这份生意,“大目”已经十多年没睡过懒觉了。“忙完早餐店生意,我就要去救援队了。早餐店是要开下去的,这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没点储备,干不好救援的活的。”

  “跟大海讨人夺人”

  从不停歇的海上救援志愿队

  当天早上8点多,“大目”接到通知,前一晚深夜,坎门社区公园附近走失一名老年痴呆的68岁阿婆。因为公园边上就是一片海域,不排除老人有落海的可能。

  接到消息,店里的炊饭还没卖完,“大目”马上解下围裙,露出印着“海韵救援队”字样的队服,就往坎门公园赶去。

  抵达公园时,焦急的家属在向队员们哭诉前晚发生的事情,几名队友已经将附近仔细搜寻了几遍,但都杳无音讯,老人在半夜出行时跌落海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能不能到海里帮忙找找人。”家属带着哭腔哀求。

  “我去吧!”忙了一早上,满脸倦意的“大目”自告奋勇。在小时新闻记者的请求下,“大目”答应一同出海。

  海韵救援队队长郭爱国迅速布置好救援计划,我和“大目”分为一组,驾驶一辆摩托艇出海参与巡逻找人。

  为了确保我这个“旱鸭子”的安全,“大目”把最好的救生衣拿了出来,这件价值20万的救生衣,把我全身严丝合缝地包裹起来,然后再给我戴了一顶据说可以和卡车碰撞的头盔。为了方便我在海上拍摄,“大目”还给我的手机套了一个密封袋,挂在脖子上。“万一掉海里去,啥也别动,躺平了等救。”“大目”嘱咐道,满脸不放心。

WechatIMG571.jpeg

  救援当天风大浪急,“大目”驾驶的摩托艇就像从草原上刚拘回来的“野马”,在海浪一记又一记的怂恿下,疯狂摆动。好几次眼瞅着就要上艇了,一个大浪又把记者甩了下去。在尝试了多次后,记者终于爬上了摩托艇。 “抓紧我,出发了。”记者还没把嘴巴里的海水吐干净,“大目”已经一脚油门弹射了出去。

  海浪一个接一个,把摩托艇抛起来拖下去,出来没多久,记者就感觉自己的胃一下提到嗓子眼,一下沉到盆腔里,阵阵翻江倒海。而在记者前面开摩托艇的“大目”泰然自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集中注意力寻找走失老人的下落。

  “这不是等同于大海捞针嘛?”记者看了看一望无垠的大海,感到无从下手。

  “只能全力搜寻,你不找,一点希望都没,尽可能去找,或许还能发现线索。”“大目”的话顺着海风刮来,他驾驶的摩托艇加满油一般能开3个多小时。

  褪去海上冲浪的刺激和神秘感后,像“大目”这样的资深救援队员,剩下的只有救人的紧迫和焦急。而类似这样的救援,时不时就会有,有时甚至会接连不断。

  “多了一份坚守和拼搏的力量”

  内心深处闪耀的红色灯塔

  在和“大目”的交流中,他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前不久,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很高兴很自豪,以后的救援工作又多了一份坚持的理由。”

  “大目”表示,自己和队长郭爱国等几名志愿人士,于四年前一起创建了“海韵救援队”。“玉环这边是海岛,海岸线多,每年海上事故比较多,官方救援力量还不够,所以我们才建立了这么一个专注于海上救援的志愿者队伍。”

  和“大目”一样,这支救援者队伍里的成员们,平日里各自奔忙谋生,将闲暇的时间投入到救援队的工作中。他们肩挑重任,却不求回报。“因为是纯公益的,救援队每年的开支至少要50万元以上,除了少量来源于政府补贴,大多是队员自掏腰包和热心人士赞助。”“大目”说。

WechatIMG568.jpeg

  目前,申请加入海韵救援队的志愿者有很多。“一般我们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申请人背景,责任心,工作性质,有多少空暇时间等等。”“大目”表示,通过初审的志愿者,会被收纳为救援队的实习队员,一般会经过数月的考查,如果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考核分达标,那么才会被转为正式会员。

  一年四季,每到夏天就是救援队最忙的时候,海滩上迎来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泳,出现危险和事故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大。“大目”和救援队的队员们一起,每天只要有空,都会到海面上进行日常巡逻,看到有危险的情况,及时上前劝阻。如果有发生危急的事故,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进行救援。据了解,近几年,仅“大目”参与并成功从大海中抢回的生命就多达60多条。

  在海韵救援队中,小时新闻记者看到,所有队员的皮肤都是黝黑的,不少人还晒得蜕了皮。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某次救援中留下的伤疤。

  “你们贴钱贴物,遍体鳞伤,还要承担各种风险和责任,到底图啥?”小时新闻记者问“大目”。

  “因为群众生命安全的需要。因为心中那份担当和自豪。”“大目”的眼里闪闪有光。

  谢谢“大目”,还有他的队友们!


标签: 海韵救援队 责任编辑: 吴丹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tznews/202107/W020210705377542205992.png

海岛卫士原是平凡“早餐人” 玉环坎门炊饭王子“大目”的多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