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承载乡愁的古村落该如何保护? 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2016年09月26日 10:16:00 来源: 温州网–温州晚报 金思斯 通讯员 杨志华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 “对传统村落的溺爱是对它最大的伤害。”“保护,是最好的开发利用!”“创新发展,但不能丢古村之魂。”近日召开的市政协十届六十三次主席会议洋溢着人文情怀,基层干部、政协委员、学者专家、开发商等一一深情发言,面对温州一些有着很深文化积淀的传统村落走向消逝,大家探讨的主题只有一个:承载乡愁的传统村落该如何保护?

  我市古村落数占全省1/7以上

  永嘉岩头镇苍坡村、苍南桥墩镇碗窑村、泰顺罗阳镇村尾村……根据统计,我市具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146个,占全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七分之一以上,是全省历史文化村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楠溪江古村落群列为浙江省三大(杭嘉湖、松阴溪)古村落群之一。

  其中,古建筑村落106个、自然生态村落14个、民俗风情村落26个。从分布来说,永嘉县的传统村落数最多,有30个,泰顺25个,文成24个,位列二、三。另外,全市共有古建筑4000多处,还有不少不可移动文物零星散落在各地乡村。

  为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从2012年至2015年,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3亿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8400万元左右,市级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545万元。还有不少民间资本投入。比如,龙湾区专门成立永昌堡保护修建管委会,保护修缮和村民安置房建设投入资金3亿多元;永嘉县则依托旅游投资集团筹资了2000多万元投入苍坡村的保护修缮。

  日前,市政协和民建温州市委会联合组成专题调研组,在我市多地开展实地考察。据其调研,近年来,在国家、省里重视传统村落保护、扩大传统村落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我市入选的传统村落比例反而减少;还有一个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重点村被取消。

  一个村因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日渐衰落

  如何让有着本土文化积淀的传统村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此次专题协商会,就像一场“头脑风暴”。市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潘一钢有长期的乡村调查经验,他抛出瓯海区两个相近山村的现状对比,发人深思。

  其中一个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997年我第一次去那里时,村里有老有少、鸡犬相闻,能够受到浓郁的乡土风情;但是这些年来受外来文化影响,传统年节的气氛越来越寡淡,生活也单调乏味了许多,留在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整个村仅剩几十个老人。”

  另一个是周岙村,因为重视传统文化,积极挖掘明朝时就形成的正月十三闹“挑灯”的习俗,使“周岙挑灯”成为的一个文化标志,成了当地聚集人气的一张金名片。

  两个传统村落,一个因为村落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日渐衰落,另一个则因为挖掘与利用村落传统文化而使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和提升,“足见村落文化的重要性。”

  永嘉县岩坦镇党委书记徐翔为该镇屿北村的开发努力已久,会上,他总结自己的经验:“古村落只能在发展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2013年,屿北古村与上海世贸控股集团达成古村项目整体开发协议,尝试古村居民整体置换到新区、再进行保护开发的模式,就在上个月,村民完成了集体搬迁。徐翔说,现在一些开发后的村落商业气息浓重,农民为盈利各自为政,唯有科学地发展才能让古村“保护性复活”。

  为啥有村民宁烧古民居也不愿保护

  一些传统村落自身的“硬伤”也显得愈发突出。

  位于乐清仙溪的南阁村被评为文物保护区后遇到了自己的困惑。乐清市住建局仙溪管理所所长张仁俊谈道,实施保护后,外迁征地不到位,土地指标无法落实,无法满足村民人口增多的居住需求,而保护区现有的旧房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倒塌,容易引发火灾。

  “在这样的现状下,有村民绝望之下人为地损坏古建筑及周边环境,致使村落传统空间形态和历史文物景观受到破坏。”同时,这也导致了执法难度和成本的上升。

  政协调研组也发现,有的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对古民居希望拆了重建,不希望维修,甚至出现宁愿让古民居在火中毁于一旦、也不愿意救火的怪现象。

  对此,调研组提出,一定处理好政府、开发商和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要重视村民的权益,让村民在开发中得到实惠,使村民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政出多门”而无人负责

  体制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般涉及农办、住建、规划、文化、旅游、国土、交通等多个部门,目前,我市一些地方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工作各行其事,缺乏统一的牵头部门,“政出多门”而无人负责,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对此,调研组认为,要厘清部门职责,明确牵头部门,避免“多头管理”,严防推诿扯皮,才能齐心协力地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记者从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洞头区东屏街道东岙村、瑞安市湖岭镇黄林村、永嘉县岩头镇岩头村等3个村被列为省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同时还有25个村被列为省第四批一般村。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完成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村44个、项目点300处。


标签: 古村落;保护;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926381946102253.jpg